春到江南柳花多,曲尘波。
刘郎浦口唱渔歌,好婆娑。
一片前山刚泼墨,晚云拖。
呼儿料理旧青蓑,看如何。
【注释】
太平时 其二 题前山欲雨图春到江南柳花多,曲尘波。
刘郎浦口唱渔歌,好婆娑。
一片前山刚泼墨,晚云拖。
呼儿料理旧青蓑,看如何。
译文
江南的春天来临了,柳树枝头挂满了柳絮。
在刘郎镇的河岸边,渔船上的渔歌唱得悠扬动听。
一幅泼墨山水画展现在眼前,夕阳下,云雾缭绕。
我唤来儿子,让他整理那件旧青色的蓑衣,看看它是否依旧。
赏析
这首诗是元代诗人张可久的作品。全诗通过描绘一幅生动的画面,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深深眷恋和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
首句“春到江南柳花多”,以简练的文字勾勒出了江南春天的景象。这里的“柳花”指的是柳树的花朵,它们在春风中盛开,给江南增添了一抹生机与活力。这一句不仅点明了季节,也暗示了诗人即将展开的旅程。
第二句“刘郎浦口唱渔歌,好婆娑”,描绘了刘郎镇河边的情景。这里的“刘郎浦口”是一个具体的地点,而“唱渔歌”则形象地描绘了当地渔民的生活状态。他们在这里捕鱼为生,歌声回荡在江面上,给人一种宁静而和谐的感觉。这里的“婆娑”一词,用来形容舞姿优美、轻盈自如的样子,进一步强调了渔民们生活的惬意与美好。
第三句“一片前山刚泼墨,晚云拖”,运用了比喻手法,将山峦比作一幅泼墨山水画。这里的“泼墨”指的是画家在画布上自由挥洒,不加修饰地展现自己的情感与技巧。而“晚云拖”则形容傍晚时分,天空中飘浮的云朵仿佛被墨汁染过一般,呈现出一种朦胧而神秘的感觉。这种比喻既富有诗意,又展现了作者对于自然美的敏锐洞察力。
最后一句“呼儿料理旧青蓑,看如何”,则转向了对过去的回忆与感慨。这里的“料理”可以理解为收拾或整理的意思,而“旧青蓑”则是指那件已经使用了很长时间的蓑衣。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故乡的深深眷恋,同时也暗示了他对时光流逝、物是人非的无奈感伤。他希望儿子能够继承这份传统,继续守护着这片土地和人们的生活。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江南春天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情怀,既有生动的画面感,又有深厚的感情色彩。同时,诗人通过对比手法,巧妙地将现实与回忆、自然与人文相融合在一起,使得整首诗歌既具有艺术性又富有哲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