浓翠湿衣三十里,渡溪知背几重云。
忽惊宝构从空堕,便觉风光与世分。
夜久天香凝错莫,庭闲花雨自缤纷。
他生曾伴安禅地,此夕楼钟复共闻。
【注释】
过沩山:在今江西省万安县西北,有一座著名的佛教寺院。空印禅师即空印师,唐代禅宗僧人。
浓翠湿衣三十里:形容山路的险峻。浓翠,指山林的苍翠之色,也形容山路的葱郁。
渡溪知背几重云:指山路的崎岖曲折。
忽惊宝构从空堕:指空印禅师忽然之间从空中跌落,形容他突然之间从山上坠落。“宝构”是指空印禅师的法身。
便觉风光与世分:指空印禅师忽然之间从空中跌落,使周围的自然风光仿佛与世人隔离了。
夜久天香凝错莫:形容夜晚的花香缭绕,香气弥漫,如同仙境一般。
庭闲花雨自缤纷:形容庭院中的花雨纷纷而下,如同一幅美丽的画卷。
他生曾伴安禅地:指他生之时曾有幸陪伴空印禅师修行。
此夕楼钟复共闻:指这个晚上的楼钟声音再次与空印禅师的诵经声相互映衬。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陪同空印禅师在沩山游玩时的一首纪实诗。
首联写山路之险峻和夜色之美。“浓翠湿衣三十里”,形容山路的险峻。“渡溪知背几重云”则描绘了渡过溪水时看到的山峰云雾缭绕的景象。“忽惊宝构从空堕”一句,形象地描绘出空印禅师忽然之间从山上坠落的情景,让人感到震惊。
颔联以景语作结,表达了空印禅师对世事的超脱之情。“便觉风光与世分”一句,表现了空印禅师对世俗世界的淡漠和超脱,仿佛与世隔绝。“夜久天香凝错落”,则描绘出夜晚花园中花朵盛开的美丽景象,令人陶醉。
颈联写花雨飘洒,庭院宁静,与世隔开的意境。“他生曾伴安禅地”一句,则表达了空印禅师曾在此地修行,留下了美好的回忆。而“此夕楼钟复共闻”,则描绘了在这个夜晚,空印禅师的诵经声又回荡在耳边的情景,让人感到温馨和宁静。
整首诗通过对空印禅师的描写,展现了他对世间万物的超然和淡薄。同时,通过景物的描绘,也表达了作者对美好景色的向往和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