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岫屏开倚碧空。
翠峰重。
是谁点染画图同。
起云中。
峰欲断时何物补,借云封。
如迎似送傍孤篷。
忆龙峰。

【解析】

此诗是一首咏物诗,借咏画图中的云峰,表达了诗人对龙峰山美景的喜爱之情。前四句写云峰之景:碧空之上,列岫屏开,翠峰重峦叠嶂。“是谁点染画图同”一句暗用唐代诗人王之涣《登鹳雀楼》中的“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之意,以表达自己的志向。后四句写自己对龙峰山景色的感受和想象:“峰欲断时何物补?借云封”,形容山峰高峻,仿佛断了一般,而云彩却把它遮掩得严严实实;“如迎似送傍孤篷”,描绘了一幅奇特的山峰景象,好像在迎接或送别什么似的;最后一句则表达了作者想攀登到最高处去一览众山小的愿望。

【答案】

译文:

白云缭绕的山峰,巍峨挺拔,苍翠欲滴;

是谁用浓墨重彩为它着色?画出了如此美妙的图画?

当山峰要断开时,云雾来填补它的空隙;

好像是在迎宾又像是送客般地环绕着一叶孤舟。

赏析:

本篇为咏画图之作。首言“碧空之上,列岫屏开”,写云峰之景。接着写峰之高大、秀丽,并暗含“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之意,表现了诗人高瞻远瞩,雄心壮志,不甘人后的豪情。

以问作答,写诗人登上高处,俯瞰群山,但觉它们都显得低矮,从而进一步抒发了对自然美景的赞叹之情。末二句化用典故。“孤篷”即孤舟,这里指诗人的座船。“迎”、“送”二字,形象地写出了云峰与舟相随相伴的情态。尾联“忆龙峰”,既回应开头,也点题,意谓此幅云峰之画,正是出自龙峰。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