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时
注释 太平时:太平的时代。 傲骨凌寒莫漫猜。 自徘徊:自己徘徊,独自徘徊。 托根瑶圃绝纤埃:在仙家瑶圃的深处,树根被泥土覆盖,没有一丝尘埃。 几枝开:几枝花开始开放。 透与东君心一点:把春意透露给主宰春天的神祇。 管中催:用竹管吹奏音乐,使草木生长。 人闲无处不春回:人们在悠闲的时候,到处都能感受到春天的气息。 暗香来:淡淡的香气从四面八方飘来。 赏析 这是一首咏花的诗。诗的前两句写花
诗句注释与赏析 陆游《太平时》:竹里房栊一径深,静愔愔。乱红飞尽绿成阴,有鸣禽。临罢兰亭无一事,自修琴。铜炉袅袅海南沉,洗尘襟。 1. 诗句原文: 竹里房栊一径深。 静愔愔。 乱红飞尽绿成阴, 有鸣禽。 临罢兰亭无一事, 自修琴。 铜炉袅袅海南沉, 洗尘襟。 2. 译文与赏析: 在竹林深处,我发现了一条幽深的小路,它静静地流淌在我的思绪中,仿佛是一段未完的故事。 随着春天的到来
译文 清晨的露气轻绕着柳枝,仿佛在轻轻地牵绊着别离之情。最难忍受的是那离愁别绪。 幽怨只能依靠羌管声诉,调子清凄悲凉,临风而奏时更添断肠之声,让人听之不忍。 注释 1. 太平时:指太平盛世。 2. 袅袅:形容细长柔弱的样子。 3. 疏枝带露轻:树枝上挂着露水,显得格外轻盈。 4. 隔帘棂:隔着帘子。 5. 丝丝牵缀别离情:丝丝缕缕地牵绊着离别之情。 6. 最难胜:最难以承受。 7. 羌管
太平时溯流纳溪舟,宿玉林寺。 回首徂征出塞前。甲申年。故人相送蜀江边。共留连。 廿载旧游非旧雨。销魂处。晨星朝露各风烟。泪潸然。 注释:太平,指太平盛世,这里指诗人在平定战乱后回到家乡,过上了安定的生活。溯流纳溪舟,逆着水流的流向,乘坐小舟。宿玉林寺:在山中住宿。徂征:远征。甲申年:公元1644年(甲申年),即崇祯十七年,这一年明朝灭亡。故人:老朋友。相送:互相送到。蜀江边:指的是四川的长江边
艳声歌(太平时七首) 蜀锦尘香生袜罗。小婆娑。个侬无赖动人多。是横波。 楼角云开风卷幕,月侵河。纤纤持酒艳声歌。奈情何。 译文:华丽的蜀锦在阳光下散发着香气,轻轻抚摸着你的丝袜。你娇媚地扭动着身姿,让我无法自拔。你的目光如同横波般迷人,让你的美貌让人心动不已。 唤春愁 天与多情不自由。占风流。云闲草远絮悠悠。唤春愁。 试作小妆窥晚镜,淡蛾羞。夕阳独倚水边楼。认归舟。 译文
太平时七首 闲爱孤云静爱僧。得良朋。清时有味是无能。矫聋丞。 注释:闲暇时喜欢独自赏云,寂静时喜欢和僧人为伴。在清闲的时候,最让人享受的是没有能力去做的事情。 译文:在闲暇的时候,我喜欢独自欣赏云朵;在寂静的时候,我喜欢和僧人为伴。清闲的时刻,我最享受的是无所事事的感觉。 赏析:诗人通过描绘自己闲居的生活,表达出内心的宁静和满足。他喜欢独自欣赏云朵,喜欢和僧人为伴,这些都是他在清闲时刻的喜好
太平时/添声杨柳枝 竹里房栊一径深。静愔愔。乱红飞尽绿成阴。有鸣禽。 临罢兰亭无一事,自修琴。铜炉袅袅海南沉。洗尘襟。 【注释】 太平:太平盛世。 添声杨柳枝:柳树发出新芽,春天来临了。 竹里房栊:竹篱笆内的房子。房栊指房屋的门窗。 一径深:一条深深的小路。 静愔愔:静悄悄。愔愔形容寂静无声的样子。 乱红飞尽绿成阴:红色的落英缤纷飞舞,绿色已经覆盖整个大地。 有鸣禽:有鸟儿在歌唱。 临罢兰亭
阁影凌波不动涛,接灵鳌。 蓬莱别殿挂云霄,粲挥毫。 四季风光总无竭,卧闻箫。 后乐先忧薰弦意,蕴羲爻。
罗衾横裹一床,枕痕知。 些些情事费寻思,暖香时。 五鼓衣裳三鼓月,去来迟。 伤心休唱竹枝词,比红儿。
春到江南柳花多,曲尘波。 刘郎浦口唱渔歌,好婆娑。 一片前山刚泼墨,晚云拖。 呼儿料理旧青蓑,看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