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里房栊一径深。静愔愔。乱红飞尽绿成阴。有鸣禽。
临罢兰亭无一事,自修琴。铜炉袅袅海南沉。洗尘襟。
太平时/添声杨柳枝
竹里房栊一径深。静愔愔。乱红飞尽绿成阴。有鸣禽。
临罢兰亭无一事,自修琴。铜炉袅袅海南沉。洗尘襟。
【注释】
太平:太平盛世。
添声杨柳枝:柳树发出新芽,春天来临了。
竹里房栊:竹篱笆内的房子。房栊指房屋的门窗。
一径深:一条深深的小路。
静愔愔:静悄悄。愔愔形容寂静无声的样子。
乱红飞尽绿成阴:红色的落英缤纷飞舞,绿色已经覆盖整个大地。
有鸣禽:有鸟儿在歌唱。
临罢兰亭,无一事:离开兰亭后无事可做。
自修琴:《世说新语·雅量》中记载王右军(羲之)曾在兰亭集会上弹琴,有人称他为“王右军倚桐树而吟”,所以这里用“自修琴”表示弹琴的意思。
铜炉袅袅海南沉:铜炉中的香烟袅袅升起,弥漫在空气中。
洗尘襟:洗涤心灵的尘埃。
【赏析】
这首词以写景为主,通过对春天景色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内心的感受和心境的变化。词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比喻,生动地描绘出了春天的景象,同时也反映了作者的情感世界。
开头两句:“太平时/添声杨柳枝”,意为在太平盛世中,大自然充满了生机和活力。这里的“添声杨柳枝”既形容了春天的到来,又暗示了作者对和平盛世的赞美与期待。
接下来的句子:“竹里房栊一径深。”描写了一条幽深曲折的小径,让人感到宁静而又神秘。这里通过描绘小径的深浅,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感悟,即生活中的许多美好事物都需要我们去细细品味和体验。
第三句:“静愔愔。乱红飞尽绿成阴。”描绘了春天的景色变化,从一片片落花到满目翠绿,展现了大自然的生机勃勃。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内心的平静和喜悦,因为春天的到来让他感受到了生命的力量和希望。
第四句:“有鸣禽。”描述了一只鸟儿在歌唱的情景,象征着生命的欢愉和自由。这句诗也反映了作者对生命的热爱和尊重。
第五、六句:“临罢兰亭无一事,自修琴。”描绘了一个人在结束兰亭聚会后回到自己的房间中弹琴的场景。这里的“无一事”意味着放下了一切杂念和烦恼,只有音乐陪伴着自己。这两句诗表现了作者对生活的独特理解和追求。
最后一句:“铜炉袅袅海南沉。”描述了铜炉中飘散的烟雾在空气中逐渐消散的情景。这里的“海南”指的是南方地区,象征着远离尘嚣和纷扰的地方,给人一种宁静致远的感觉。而“沉”则意味着烟雾渐渐被风吹走,留下的是一片清新的天地。
整首词语言优美,意境深远,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象和抒发内心情感,展示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