袅袅疏枝带露轻,隔帘棂,丝丝牵缀别离情。最难胜。
幽恨只凭羌管诉,调凄清。临风半是断肠声。不堪听。
译文
清晨的露气轻绕着柳枝,仿佛在轻轻地牵绊着别离之情。最难忍受的是那离愁别绪。
幽怨只能依靠羌管声诉,调子清凄悲凉,临风而奏时更添断肠之声,让人听之不忍。
注释
- 太平时:指太平盛世。
- 袅袅:形容细长柔弱的样子。
- 疏枝带露轻:树枝上挂着露水,显得格外轻盈。
- 隔帘棂:隔着帘子。
- 丝丝牵缀别离情:丝丝缕缕地牵绊着离别之情。
- 最难胜:最难以承受。
- 羌管:古代一种乐器。
- 调凄清:音乐凄凉哀婉。
- 临风半是断肠声:风吹过来时,一半的声音像是断肠之音。
- 不堪听:不忍心去听。
赏析
这首诗以清新脱俗的语言,描述了作者在和平盛世中对离别之痛的感受。诗中“袅袅疏枝带露轻,隔帘棂,丝丝牵缀别离情”描绘了早晨的景色和柳枝的细节,通过“带露轻”、“隔帘棂”等词的使用,营造了一个宁静而又略带忧伤的画面。接着,“最难胜”表达了作者对于这种离别之痛的无奈与难以承受;“幽恨只凭羌管诉,调凄清。临风半是断肠声”则通过羌管的声音,将内心的哀伤和无奈表现得淋漓尽致。整首诗语言优美,情感深沉,充分展现了作者在和平时代中的孤独与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