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寐三十载,仿佛两厓间。
浴日惊鲸波,柱天思鳌山。
非高亦非深,所忆殊跻攀。
嗟予昔胡尔,正气薄区寰。
形胜存诸夏,忠节垂大闲。
世宁无板荡,而独忍间关。
三公耻周粟,十万沈殷顽。
向无厓海死,孰令夷腥还。
断霞荒松枯,轻风吊泪潸。
归航咽箫鼓,初月灿丝纶。
英英烈丈夫,磊磊济时艰。
临流倚长歌,盘器与犯颜。
元阁坐王孙,金笼惭素鹇。
【译文】:
梦中已梦三十载,仿佛在崖壁间徘徊。
浴日惊起鲸波翻腾,撑天思攀鳌山。
非高亦非深,所忆殊跻攀。
嗟予昔胡尔,正气薄区寰。
形胜存诸夏,忠节垂大闲。
世宁无板荡,而独忍间关。
三公耻周粟,十万沈殷顽。
向无厓海死,孰令夷腥还。
断霞荒松枯,轻风吊泪潸。
归航咽箫鼓,初月灿丝纶。
英英烈丈夫,磊磊济时艰。
临流倚长歌,盘器与犯颜。
元阁坐王孙,金笼惭素鹇。
注释:
梦寐三十载,仿佛两厓间。
梦寐三十年,仿佛在悬崖之间。
浴日惊鲸波,柱天思鳌山。
浴日照见鲸鱼的波浪,支撑天空想着巨大的山峰。
非高亦非深,所忆殊跻攀。
不是太高也不是很深,我特别怀念攀登。
嗟予昔胡尔,正气薄区寰。
可惜我曾经那样做啊,正气却不足以影响天下。
形胜存诸夏,忠节垂大闲。
形胜之利保存于华夏,忠贞之节流传千古。
世宁无板荡,而独忍间关。
世上哪有不动荡的时候,我却独自忍受着艰难困苦。
三公耻周粟,十万沈殷顽。
周天子的粮食被浪费了,十万百姓死于贪腐。
向无厓海死,孰令夷腥还。
没有谁能让我死在海边,谁又能让我回到故乡?
断霞荒松枯,轻风吊泪潸。
夕阳下的残阳和枯萎的松树,让人不禁泪下如雨。
归航咽箫鼓,初月灿丝纶。
归途上箫声哀婉凄凉,初升的月亮照亮了回家的道路。
英英烈丈夫,磊磊济时艰。
英勇刚毅的男子汉,能为时局出力。
临流倚长歌,盘器与犯颜。
站在水边唱着长长的歌曲,面对皇帝敢于直言。
元阁坐王孙,金笼惭素鹇。
坐在豪华的宴会中,惭愧地看着那只美丽的白鹇鸟。
赏析:
这首五言律诗是明代名臣杨一清(字厚庵,号厚庵、杨一庵)的作品。杨一清一生历官20余年,历任翰林院编修、南京礼部尚书等职。他为人耿直敢言,有“忠鲠”之称。此诗即作于他任礼部尚书时,是一首送别之作。
第一联“梦寐三十载,仿佛两厓间”,首句点题“学参陈给谏吾德游”。陈给谏指陈省,字伯砺,号给谏(谏议大夫),福建建安人,明弘治进士,曾任御史、大理寺丞、左谕德、侍读学士等职。杨一清曾与他共事多年,两人关系密切。第二句写自己与陈给谏的交情深厚。“梦寐三十载”,意思是说自从与陈给谏结交以来,已经三十年了。这一句表明了作者对陈给谏的深厚情谊,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往事的回忆。“仿佛两厓间”,意思是说在梦中仿佛回到了陈给谏所在的两崖之间。这句话暗示了自己与陈给谏之间的友情如同两崖之间的景象一样,难以割舍。
第三联“浴日惊鲸波,柱天思鳌山”,描绘了一幅惊涛骇浪的画面。在这里,“浴”字用得极妙,形象地描绘了太阳在海面上升起的情景。“鲸波”指的是巨大的波浪,这里借喻了政治风波。“柱天思鳌山”则描绘了人们站在山顶,面对大海时的豪情壮志。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在面对困难时的勇气和决心。
第四联“非高亦非深,所忆殊跻攀”,进一步强调了作者的志向和决心。这里的“非高亦非深”既表达了作者对理想的追求,又暗示了他在面对困难时不屈不挠的精神。“所忆殊跻攀”则是说作者对于自己的理想和信念有着深刻的理解,并始终坚守着。
第五联“嗟予昔胡尔,正气薄区寰”,感叹过去自己的行为是多么的荒唐。这里的“胡尔”一词,既表达了作者对自己过去行为的不满,又暗示了他的悔恨之情。同时,“正气薄区寰”也表达了作者对自己曾经的行为的批判和反省。
第六联“形胜存诸夏,忠节垂大闲”,表达了作者对于国家忠诚的态度和对历史的评价。这里的“形胜存诸夏”强调了国家的强大和稳定的重要性;而“忠节垂大闲”则强调了忠诚和节操的价值。通过这两联的表达,可以看出作者对于国家和历史的深深热爱和崇高敬意。
第七联“世宁无板荡,而独忍间关”,表达了作者在面对困境时的决心和勇气。这里的“世宁无板荡”意味着世间没有真正的乱世;而“独忍间关”则表明了作者在面对困境时能够坚持自己的信念和立场。
第八联“三公耻周粟,十万沈殷顽”,进一步强调了作者对国家忠诚的态度和对历史的评价。这里的“三公耻周粟”指的是周公旦、召公奭等三位重臣,他们曾在商朝末期辅佐周武王建立周朝。这里的“周粟”指的是粮食,而“耻”则表示羞耻。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历史上这些英雄人物的敬仰之情。同时,“十万沈殷顽”则是指那些贪图安逸、不思进取的官员们被处死的情况。通过这两联的表达,可以看出作者对于历史的认识和评价。
第九联“向无厓海死,孰令夷腥还”,表达了作者对于国家忠诚的态度和对历史的评价。这里的“向无厓海死”指的是那些为了国家的安危而牺牲的人们;而“孰令夷腥还”则表示这些英雄们的鲜血并没有白白流淌,他们为国家付出了生命的代价,最终使得国家得以安定下来。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于英雄们的崇敬之情以及对于国家安定的赞美。
第十联“断霞荒松枯,轻风吊泪潸”,描写了一个凄美的场景。这里的“断霞”指的是晚霞的美丽景色;“荒松”则暗示了荒凉的环境;“枯”则是形容松树已经失去了生机;“吊泪潸”则表达了诗人的悲伤之情。通过这一联的描写,可以感受到诗人内心的悲痛和无奈。
第十一联“归航咽箫鼓,初月灿丝纶”,继续描绘了这个场景。这里的“归航”指的是船只归来;“咽箫鼓”则描述了船夫们吹奏乐器的声音;“初月灿丝纶”则是指初升的月亮照亮了回家的道路。通过这一联的描写,可以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寂寞。
第十二联“英英烈丈夫,磊磊济时艰”,表达了诗人对那些英雄人物的敬仰之情以及他们的伟大之处。这里的“英英”指的是英俊、威武的样子;“烈丈夫”则是指勇敢、刚毅的人;“磊磊济时艰”则表示这些英雄们能够用自己的力量去帮助国家度过难关。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于英雄们的崇敬之情以及对国家命运的关注。
第十三联“临流倚长歌,盘器与犯颜”,描绘了一个诗人独立面对困境的场景。这里的“临流”指的是站在河边;“倚长歌”则表示诗人在吟咏着诗歌来抒发自己的情感;“盘器与犯颜”则是指在面对困境时敢于直言不讳。通过这一联的描绘,可以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坚定和自信。
第十四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