啛啛孤韵入秋林,切切幽心语夜深。
惯不怜人成好梦,却凭好事戏相寻。
在床在户身难主,添恨添愁巧自深。
何不早从金笼住,傍人枕畔共哀吟。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中的第二首。这首诗以秋夜为背景,通过对促织(即蟋蟀)的描写,抒发了诗人对现实的感慨和对自由的向往。
诗句释义:
啛啛孤韵入秋林,切切幽心语夜深。
译文:蟋蟀在孤独的声音中进入秋天的树林,用微弱的叫声诉说着深夜的寂寞。
注释:“啛啛”形容蟋蟀的叫声清脆悦耳,“孤韵”指蟋蟀的叫声独特而悠扬,“切切”形容声音细小而频繁。“幽心”指诗人内心的情感深沉而孤独,“夜深”指夜晚的寂静与深沉。
赏析:诗人通过蟋蟀的叫声,描绘了一个寂静而深沉的夜晚,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内心的孤独和寂寞。惯不怜人成好梦,却凭好事戏相寻。
译文:尽管蟋蟀不会怜惜人,但它却能成为人们美好的梦境,然而它却喜欢捉弄人,让人们去寻找它。
注释:“惯不怜人”指蟋蟀不会怜惜人,“好梦”指美好的梦境,“好事”指有趣的捉弄。“戏”通“戏弄”,指捉弄。
赏析:诗人通过对比,表达了蟋蟀虽不会怜惜人,但其独特的叫声却能够给人们带来快乐和美好的体验。同时,诗人也借此表达了对现实生活中人们被琐事困扰的无奈和讽刺。在床在户身难主,添恨添愁巧自深。
译文:虽然蟋蟀在床和窗户旁飞舞,但它们并不能掌控自己的命运,反而增添了人们的怨恨和忧愁。
注释:“身难主”指蟋蟀无法掌控自己的命运,“添恨添愁”指增添人们的怨恨和忧愁,“巧自深”指这些怨恨和忧愁显得更加深刻和复杂。
赏析:诗人通过描述蟋蟀的命运,表达了对于人生中无法掌控自己命运的无奈和感慨。同时,这也反映了诗人对于生活中琐碎烦恼的厌倦和反感。何不早从金笼住,傍人枕畔共哀吟。
译文:为什么不早点把蟋蟀关进金笼里,让它陪伴在你的枕头旁边,共同度过一个安静的夜晚呢?
注释:“何不”表示建议的语气,“早从”指早点把蟋蟀关进金笼里,“金笼”指笼子,“哀吟”指蟋蟀的叫声,“傍人枕畔”指在人的周围。
赏析:诗人通过提出建议,表达了对于自由生活的向往和对束缚的生活的不满。同时,这也反映了诗人对于生活中的琐事和烦恼的厌倦和反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