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王以子安国君为太子。

秦伐赵,取三城。赵王新立,太后用事,求救于齐。齐人曰:“必以长安君为质。”太后不可。齐师不出,大臣强谏。太后明谓左右曰:“复言长安君为质者,老妇必唾其面!”左师触龙愿见太后,太后盛气而胥之入。左师公徐趋而坐。自谢曰:“老臣病足,不得见久矣,窃自恕,而恐太后体之有所苦也,故愿望见太后。”太后曰:“老妇恃辇而行。”曰:“食得毋衰乎?”曰:“恃粥耳。”太后不和之色稍解。左师公曰:“老臣贱息舒祺最少,不肖,而臣衰,窃怜爱之。愿得补黑衣之缺,以卫王宫,昧死以闻!”太后曰:“诺。年几何矣?”对曰:“十五岁矣。虽少,愿及未填沟壑而托之。”太后曰:“丈夫亦爱少子乎?”对曰:“甚于妇人。”太后笑曰:“妇人异甚。”对曰:“老臣窃以为媪之爱燕后贤于长安君。”太后曰:“君过矣!不若长安君之甚。”左师公曰:“父母爱其子则为之计深远。媪之送燕后也,持其踵而泣,念其远也,亦哀之矣。已行,非不思也,祭祀则祝之曰:‘必勿使反!’岂非为之计长久,为子孙相继为王也哉?”太后曰:“然。”左师公曰:“今三世以前,至于赵王之子孙为侯者,其继有在者乎?”曰:“无有。”曰:“此其近者祸及身,远者及其子孙。岂人主之子侯则不善哉?位尊而无功,奉厚而无劳,而挟重器多也。今媪尊长安君之位,而封之以膏腴之地,多与之重器,而不及今令有功于国。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哉?”太后曰:“诺,恣君之所使之!”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质于齐。齐师乃出,秦师退。

诗句

  1. 秦王以子安国君为太子。
  2. 秦伐赵,取三城。
  3. 赵王新立,太后用事,求救于齐。
  4. 齐人曰:“必以长安君为质。”
  5. 太后不可。
  6. 齐师不出,大臣强谏。
  7. 太后明谓左右曰:“复言长安君为质者,老妇必唾其面!”
  8. 左师触龙愿见太后,太后盛气而胥之入。
  9. 左师公徐趋而坐。自谢曰:“老臣病足,不得见久矣,窃自恕,而恐太后体之有所苦也,故愿望见太后。”
  10. 太后曰:“老妇恃辇而行。”
  11. 曰:“食得毋衰乎?”曰:“恃粥耳。”太后不和之色稍解。
  12. 左师公曰:“老臣贱息舒祺最少,不肖,而臣衰,窃怜爱之。愿得补黑衣之缺,以卫王宫,昧死以闻!”
  13. 太后曰:“诺。年几何矣?”对曰:“十五岁矣。虽少,愿及未填沟壑而托之。”
  14. 太后曰:“丈夫亦爱少子乎?”对曰:“甚于妇人。”
  15. 太后笑曰:“妇人异甚。”
  16. 对曰:“老臣窃以为媪之爱燕后贤于长安君。”
  17. 太后曰:“君过矣!不若长安君之甚。”
  18. 左师公曰:“父母爱其子则为之计深远。媪之送燕后也,持其踵而泣,念其远也,亦哀之矣。已行,非不思也,祭祀则祝之曰:‘必勿使反!’岂非为之计长久,为子孙相继为王也哉?”
  19. 太后曰:“然。”
  20. 左师公曰:“今三世以前,至于赵王之子孙为侯者,其继有在者乎?”曰:“无有。”
  21. 曰:“此其近者祸及身,远者及其子孙。岂人主之子侯则不善哉?位尊而无功,奉厚而无劳,而挟重器多也。今媪尊长安君之位,而封之以膏腴之地,多与之重器,而不及今令有功于国。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哉?”
  22. 太后曰:“诺,恣君之所使之!”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质于齐。
  23. 齐师乃出,秦师退。

译文

秦王把儿子安国君作为太子,秦国进攻赵国,攻下三座城池。赵王刚刚即位,母亲掌权,向齐国求救。齐国人建议说:“一定要让长安君到齐国做人质。”太后不同意。齐国的军队不肯出兵,大臣们极力劝说。太后严厉地对左右的人说:“再提让长安君做人质的事,我一定唾他的脸!”左师触龙请求拜见太后,太后盛气凌人之态度才稍微缓和。左师公慢慢地走,恭恭敬敬地坐下。自己道歉说:“老臣腿脚不好,不能来朝见很久了,私下里原谅了自己,但恐怕太后您有什么身体上的不适吧,所以特地前来拜见问候。”太后说:“我依靠车子行动。”左师公问:“饮食方面还好吗?”太后说:“靠吃粥而已。”太后不高兴的神色稍微缓和了一些。左师公说:“老臣的贱息舒祺最小,不成材,而老臣又年老力衰,私下里很怜爱他。希望得到一个机会去当黑衣卫士,保卫王宫,冒死向您报告这个情况!”太后说:“好吧。他的年纪有多大了?”左师公回答说:“十五岁了。年纪虽小,但希望在他还未到壮年的时候就托付给他。”太后说:“大丈夫也疼爱年轻的儿子吗?”左师公回答说:“比妇女还厉害。”太后笑着说:“妇人确实厉害。”左师公说:“我认为太后爱护燕姬要超过长安君。”太后说:“您说得不对!不如对待长安君那么厉害。”左师公说:“父母疼爱自己的孩子,就想为他作长远的打算。太后送燕姬出嫁的时候,握着她的脚后跟哭泣,想到她要远离而去啊,这也表现了她的慈爱之情。她已经走了,不是不想思念她,而是祭祀的时候祷告说:‘一定不要让她回来!’难道这不是为她考虑得长久些,为子孙相继为大王着想吗?”太后说:“是的。”左师公说:“从三世以前,一直到赵王的子孙被封为侯的人中,他们当中还有继位的人吗?”太后说:“没有了。”左师公说:“这些人近的灾祸临头,远的连子孙都保不住。难道做君主的儿子就一定会不好吗?地位高贵却没有功勋,俸禄丰厚却无所作为,而且掌握重权。现在太后尊重长安君的地位,把他封在肥沃的地方,赏赐很多贵重物品,却不趁着他现在有成就的时候让他为国家立功。等到国家有了危机,长安君靠什么在赵国立足呢?”太后说:“好吧,任凭你安排吧!”于是给长安君准备了车辆一百辆作为人质送到齐国。齐国军队才出动了,秦国军队也退却了。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