赧王下五十五年(辛丑,公元前二六零年)
秦左庶长王龁攻上党,拔之。上党民走赵。赵廉颇军于长平,以按据上党民。王龁因伐赵。赵军战数不胜,亡一裨将、四尉。赵王与楼昌、虞卿谋,楼昌请发重使为媾。虞卿曰:“今制媾者在秦,秦必欲破王之军矣,虽往请媾,秦将不听。不如发使以重宝附楚、魏,楚、魏受之,则秦疑天下之合从,媾乃可成也。”王不听,使郑朱媾于秦,秦受之。王谓虞卿曰:“秦内郑朱矣。”对曰:“王必不得媾而军破矣。何则?天下之贺战胜者皆在秦矣。夫郑朱,贵人也,秦王、应侯必显重之以示天下。天下见王之媾于秦,必不救王。秦知天下之不救王,则媾不可得成矣。”既而秦果显郑朱而不与赵媾。
秦数败赵兵,廉颇坚壁不出。赵王以颇失亡多而更怯不战,怒,数让之。应侯又使人行千金于赵为反间,曰:“秦之所畏,独畏马服君之子赵括为将耳!廉颇易与,且降矣!”赵王遂以赵括代颇将。蔺相如曰:“王以名使括,若胶柱鼓瑟耳。括徒能读其父书传,不知合变也。”王不听。初,赵括自少时学兵法,以天下莫能当;尝与其父奢言兵事,奢不能难,然不谓善。括母问其故,奢曰:“兵,死地也,而括易言之。使赵不将括则已;若必将之,破赵军者必括也。”及括将行,其母上书,言括不可使。王曰:“何以?”对曰:“始妾事其父,时为将,身所奉饭而进食者以十数,所友者以百数,王及宗室所赏赐者,尽以与军吏士大夫;受命之日,不问家事。今括一旦为将,东乡而朝,军吏无敢仰视之者;王所赐金帛,归藏于家,而日视便利田宅可买者买之。王以为如其父,父子异心,愿王勿遣!”王曰:“母置之,吾已决矣!”母因曰:“即如有不称,妾请无随坐。”赵王许之。

资治通鉴·周纪五

历史风云中智慧与决策之典范

  1. 赧王下五十五年(辛丑,公元前二六零年)
  • 秦国左庶长王龁进攻上党
  • 上党民众逃离至赵国
  • 赵军在长平之战中屡战屡败
  1. 赵廉颇坚守长平不退
  • 赵军因连日战斗损失惨重
  • 赵王失去一位裨将和四尉
  1. 楼昌提议用重金贿赂楚、魏
  • 虞卿提出利用外交手段解决争端
  • 楼昌主张通过提供重宝来拉拢其他国家
  1. 王龁向秦请求媾和
  • 郑朱被秦国接受并派往赵国
  • 王龁认为媾和无法成功
  1. 赵王愤怒于廉颇的防御策略
  • 廉颇坚壁不出导致赵军损失严重
  • 赵王对廉颇的懦弱感到失望
  1. 应侯派人到赵国进行反间行动
  • 应侯通过金钱交易破坏赵国士气
  • 赵王最终决定使用赵括接替廉颇的指挥
  1. 蔺相如对赵括的评价
  • 蔺相如认为赵括缺乏实战经验
  • 他认为赵括的才能不足以担当大任
  1. 李胜为河南尹出使荆州刺史
  • 李胜过辞太傅懿时表现出的忠诚与尊重
  • 他的言行展示了古代士人间的礼节
  1. 《资治通鉴》编纂与影响
  • 该书包含的时间最长的一部巨著
  • 作为编年体史书的代表之一
  • 对后世的历史研究和编纂产生了深远影响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