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王闻括已为赵将,乃阴使武安君为上将军,而王龁为裨将,令军中:“有敢泄武安君将者斩!”赵括至军,悉更约束,易置军吏,出兵击秦师。武安君佯败而走,张二奇兵以劫之。赵括乘胜追造秦壁,壁坚拒不得入;奇兵二万五千人绝赵军之后,又五千骑绝赵壁间。赵军分而为二,粮道绝。武安君出轻兵击之,赵战不利,因筑壁坚守以待救至。秦王闻赵食道绝,自如河内发民年十五以上悉诣长平,遮绝赵救兵及粮食。齐人、楚人救赵。赵人乏食,请粟于齐,齐王弗许。周子曰:“夫赵之于齐、楚,扞蔽也,犹齿之有唇也,唇亡则齿寒;今日亡赵,明日患及齐、楚矣。救赵之务,宜若奉漏甕沃焦釜然。且救赵,高义也;却秦师,显名也;义救亡国,威却强秦。不务为此而爱粟,为国计者过矣!”齐王弗听。九月,赵军食绝四十六日,皆内阴相杀食。急来攻秦垒,欲出为四队,四,五复之,不能出。赵括自出锐卒搏战,秦人射杀之。赵师大败,卒四十万人皆降。武安君曰:“秦已拔上党,上党民不乐为秦而归赵。赵卒反覆,非尽杀之,恐为乱。”乃挟诈而尽坑杀之,遗其小者二百四十人归赵。前后斩首虏四十五万人,赵人大震。
下面是对这首《资治通鉴·卷五·周纪五》的逐句解释:
- 诗句释义:“秦王闻括已为赵将,乃阴使武安君为上将军,而王龁为裨将,令军中:‘有敢泄武安君将者斩!’”
- “秦王闻括已为赵将”:秦国的国王听说赵国已经任命了赵括作为将领。
- “乃阴使武安君为上将军,而王龁为裨将”:于是秦国秘密地命令白起担任上将军,而王龁担任副将。
- “令军中:‘有敢泄武安君将者斩’”:他下令军队中的人:“谁敢泄露我的命令,就要被杀!”
译文:秦国的武安君白起进攻韩国,攻克野王。秦国派左庶长王进攻上党,予以攻克。上党百姓逃往赵国。赵国派廉颇率军驻守长平,接应上党逃来的百姓。王于是就挥兵攻打赵国。
赏析:此诗描述了秦国武安君白起和王龁在对抗赵国的过程中的策略与行动,以及他们对士兵的命令和纪律要求。通过这些描述,我们可以了解到古代战争中的指挥体系、军队的组织形式以及战争中的军事策略。同时,也反映了战国时期各国之间的紧张关系和战争的残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