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梁者,楚将项燕子也,尝杀人,与兄子籍避仇吴中。吴中贤士大夫皆出其下。籍少时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项梁怒之。籍曰:“书,足以记名姓而已!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于是项梁乃教籍兵法,籍大喜;略知其意,又不肯竟学。籍长八尺馀,力能扛鼎,才器过人。会稽守殷通闻陈涉起,欲发兵以应涉,使项梁及桓楚将。是时,桓楚亡在泽中。梁曰:“桓楚亡,人莫知其处,独籍知之耳。”梁乃出诫籍持剑居外,复入,与守坐,曰:“请召籍,使受命召桓楚。”守曰:“诺。”梁召籍入。须臾,梁眴籍曰“可行矣!”于是籍遂拔剑斩守头。项梁持守头,佩其印绶。门下大惊,扰乱。籍所击杀数十百人,一府中皆慑伏,莫敢起。梁乃召故所知豪吏,谕以所为起大事,遂举吴中兵,使人收下县,得精兵八千人。梁为会稽守,籍为裨将,徇下县。籍是时年二十四。

项梁者,楚将项羽也。他曾经因杀人,与侄子项羽避仇来到吴中。吴中地区的贤能士大夫皆出其下,每当吴中地区有大规模的徭役和丧事时,项梁常常做主办人,暗中用兵法部署、率领宾客及青年,借此了解他们的才能。

在陈涉等起义大泽中起事之后,秦朝已经失去了天下的支撑,各地诸侯纷纷反秦。九月,会稽郡守殷通召见项梁,并告诉他:“江西诸郡都已背叛,这也是上天要灭亡秦朝的时候。我听说‘先制服他人,后被他人制服’。现在我打算发兵,派你以及桓楚共同领兵。”此时,桓楚已亡命他乡,具体位置不明。而项梁对桓楚的下落一清二楚,因为他是桓楚的故交。

当项梁与项籍避仇至吴中时,当地贤士大夫无不争服,因为项梁不仅武艺高强,而且深谙兵法,能够妥善地安排和指挥事务。他的威望很高,使得当地的大事常由他出面负责。

项梁因杀人而与项籍避仇于吴中,当时吴中的贤士大夫均出项梁之下。每当吴中有大型的徭役或丧事,项梁总是作为主办者来处理,利用兵法暗中指导和组织宾客及青年,因此他能准确掌握这些年轻人的能力。

在秦始皇游历会稽时,项梁与项籍一同观赏。项籍曾预言秦始皇可能会被取代,这让项梁非常惊讶,但同时因为这种预言,项梁更赏识项籍的胆识和才智。

项梁教子学习兵法,然而项籍只学了一点皮毛,便觉得不够,想要学习更高的技巧——万人敌。于是项梁便教授他更多关于战术和策略的知识。

项梁与项籍因躲避仇杀来到了吴中。由于两人都具备出色的武艺和战略眼光,很快就成为当地知名的人物。他们在当地举办的各类事件中经常担任主角,如举办大型徭役和丧葬活动,都显示出他们的领导力和组织能力。

秦始皇游览会稽时,项梁和项籍一同前往观看。项籍对秦始皇的威仪表示赞赏,并提出了一个大胆的预言:秦始皇将会被他取代。这个言论虽然让在场的人都感到震惊,但却也让项梁更加欣赏项籍的智慧和胆量。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