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旃蒙协洽,尽柔兆涒滩,凡二年。

太祖高皇帝上之上元年(乙未,公元前二零六年)

冬,十月,沛公至霸上。秦王子婴素车、白马,系颈以组,封皇帝玺、符、节,降轵道旁。诸将或言诛秦王。沛公曰:“始怀王遣我,固以能宽容。且人已降,杀之不祥。”乃以属吏。

贾谊论曰: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权,招八州而朝同列,百有馀年,然后以六合为家,殽、函为宫。一夫作难而七庙堕,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仁谊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沛公西入咸阳,诸将皆争走金帛财物之府分之。萧何独先入收秦丞相府图籍藏之,以此沛公得具知天下厄塞、户口多少、强弱之处。沛公见秦宫室、帷帐、狗马、重宝、妇女以千数,意欲留居之。樊哙谏曰:“沛公欲有天下耶,将为富家翁耶?凡此奢丽之物,皆秦所以亡也,沛公何用焉!愿急还霸上,无留宫中!”沛公不听。张良曰:“秦为无道,故沛公得至此。夫为天下除残贼,宜缟素为资。今始入秦,即安其乐,此所谓‘助桀为虐’。且忠言逆耳利于行,毒药苦口利于病,愿沛公听樊哙言!”沛公乃还军霸上。十一月,沛公悉召诸县父老、豪桀,谓曰:“父老苦秦苛法久矣!吾与诸侯约,先入关者王之,吾当王关中。与父老约法三章耳: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馀悉除去秦法,诸吏民皆案堵如故。凡吾所以来,为父老除害,非有所侵暴,无恐。且吾所以还军霸上,待诸侯至而定约束耳。”乃使人与秦吏行县、乡、邑,告谕之。秦民大喜。争持牛、羊、酒食献飨军士。沛公又让不受,曰:“仓粟多,非乏,不欲费民。”民又益喜,唯恐沛公不为秦王。

诗句:资治通鉴·卷九·汉纪一

译文:

资治通鉴 · 卷九 · 汉纪一,公元前二零六年

冬,十月,沛公至霸上。秦王子婴素车白马,系颈以组,封皇帝玺、符、节,降轵道旁。诸将或言诛秦王。沛公曰:“始怀王遣我,固以能宽容。且人已降,杀之不祥。”乃以属吏。

贾谊论曰: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权,招八州而朝同列,百有馀年,然后以六合为家,殽、函为宫。一夫作难而七庙堕,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仁谊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赏析:

这首诗通过叙述刘邦进入关中的过程和对秦始皇的反思,展现了历史变迁的复杂性和人物性格的矛盾冲突。诗中的“沛公”指的是刘邦,是西汉时期的开国皇帝。他的故事从刘邦入关开始,描述了他在咸阳宫室中的所见所闻,以及他对秦始皇的评价和态度转变。

诗中提到了“始怀王遣我”,这是指刘邦接受楚怀王的命令去攻打秦朝。这表明刘邦一开始是被派遣去消灭敌人的,而不是自己主动寻求权力。这也反映了刘邦的人格特质,他不只是为了个人的利益,而是为了更大的利益和目标去行动。

诗中的“杀之不祥”表明了刘邦对秦朝的态度。他认为杀死秦朝的子婴是不合适的,因为秦朝已经灭亡,不应该再对过去的事情进行报复。这种宽容和仁慈的态度,显示了刘邦不同于其他帝王的个性特点,他更加注重道德和仁义,而非简单的权力斗争。

诗中的“仁谊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揭示了刘邦成功的关键因素。虽然刘邦的仁德并没有直接影响到战斗的结果,但正是这种仁德让他赢得了民心和支持,为他最终的成功打下了基础。这反映了历史事件的复杂性,有时候看似偶然的因素实际上可能包含了必然性。

整首诗通过简洁的文字表达了丰富的历史信息和人物形象,通过对刘邦经历的描述和对他性格的分析,让读者更深入地理解了那个时代的历史背景和文化特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