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后使使告代王,欲徙王赵。代王谢之,愿守代边。太后乃立兄子吕禄为赵王,追尊禄父建成康侯释之为赵昭王。
九月,燕灵王建薨,有美人子,太后使人杀之。国除。
遣隆虑侯周灶将兵击南越。
高皇后八年(辛酉,公元前一八零年)
冬,十月,辛丑,立吕肃王子东平侯通为燕王,封通弟庄为东平侯。
三月,太后礻犮,还,过轵道,见物如苍犬,撠太后掖,忽不复见。卜之,云“赵王如意为祟”。太后遂病掖伤。太后为外孙鲁王偃年少孤弱,夏,四月,丁酉,封张敖前姬两子侈为新都侯,寿为乐昌侯,以辅鲁王。又封中大谒者张释为建陵侯,以其劝王诸吕,赏之也。
江、汉水溢,流万馀家。
秋,七月,太后病甚,乃令赵王禄为上将军,居北军;吕王产居南军。太后诫产、禄曰:“吕氏之王,大臣弗平。我即崩,帝年少,大臣恐为变。必据兵卫宫,慎毋送丧,为人所制!”辛巳,太后崩,遗诏:大赦天下,以吕王产为相国,以吕禄女为帝后。高后已葬,以左丞相审食其为帝太傅。
”`
资治通鉴·卷十三 ·汉纪五
太后使使告代王,欲徙王赵。代王谢之,愿守代边。太后乃立兄子吕禄为赵王,追尊禄父建成康侯释之为赵昭王。
九月,燕灵王建薨,有美人子,太后使人杀之。国除。
遣隆虑侯周灶将兵击南越。
高皇后八年(辛酉,公元前一八零年)
冬,十月,辛丑,立吕肃王子东平侯通为燕王,封通弟庄为东平侯。
三月,太后礻犮,还,过轵道,见物如苍犬,撠太后掖,忽不复见。卜之,云“赵王如意为祟”。太后遂病掖伤。太后为外孙鲁王偃年少孤弱,夏,四月,丁酉,封张敖前姬两子侈为新都侯,寿为乐昌侯,以辅鲁王。又封中大谒者张释为建陵侯,以其劝王诸吕,赏之也。
江、汉水溢,流万馀家。
秋,七月,太后病甚,乃令赵王禄为上将军,居北军;吕王产居南军。太后诫产、禄曰:“吕氏之王,大臣弗平。我即崩,帝年少,大臣恐为变。必据兵卫宫,慎毋送丧,为人所制!”辛巳,太后崩,遗诏:大赦天下,以吕王产为相国,以吕禄女为帝后。高后已葬,以左丞相审食其为帝太傅。
译文:
太后派使者告知代王,想让他迁移到赵国去居住。代王表示愿意留守边疆。于是太后便封哥哥的儿子吕禄为赵王,追尊吕禄的父亲建成康侯释之于为赵昭王。
九月,燕灵王建去世了,他的一个美人的后代被太后派人杀死。这个国家随之消失。
派遣隆虑侯周灶带领兵马攻击南越。
高皇后八年(辛酉,公元前一八零年)
冬季,十月,辛丑日,立吕肃子的东平侯通为燕王,封他的弟弟庄为东平侯。
三月,太后祭祀完毕,返回经过轵道时,看见一种像苍狗的东西,抓住她的衣角突然不见踪影。占卜之后得知是“赵王如意作祟”。太后从此生病受伤。太后因外孙鲁王刘偃年轻且孤独而弱小,夏季四月,丁酉日,封张敖前妻的两个儿子奢侈为新都侯,寿为乐昌侯,用来辅佐鲁王。又封中大谒者张释为建陵侯,因为他劝谏吕王诸吕称帝有功,所以得到赏赐。
江、汉两河泛滥成灾,淹没了一万多家百姓。
秋季,七月,太后病情加重,便命令赵王吕禄担任上将军,驻守在北军;吕王吕产驻守在南军。太后告诫吕产和吕禄说:“吕氏的国王,大臣们不服气。如果我一死,皇帝年轻,大臣们恐怕要变乱。必须依靠兵力保卫皇宫,不要送丧,以免被人控制。”辛巳日,太后去世。遗诏:全国大赦,封吕王吕产为相国,以吕禄的女儿为皇帝的妻子。高皇后已经安葬,任命左丞相陈平为太傅。
赏析:
《资治通鉴》是北宋司马光主编的一部编年体史书,记录了从战国到五代的历史事件。本文节选自《资治通鉴》的汉纪五部分,讲述了西汉初期的政治斗争和权力交替。通过分析文本内容,我们可以深入了解汉朝初期的政治格局及其变化。
在这段历史中,太后对吕氏家族的支持和干预非常明显。太后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和支持自己的外孙鲁王刘偃即位,不惜牺牲其他宗室成员的利益。这种政治斗争不仅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复杂性和权力斗争的激烈性,也体现了太后个人的野心和手段。
太后在处理政事时表现出了决断力和果断性。例如,她下令赵王吕禄为上将军驻守北军,显示了她对吕氏家族的信任和支持。同时,她通过宗教仪式和卜卦的方式解释赵王后嗣如意作祟的原因,进一步巩固了自己的权力。这种行为不仅显示了太后的个人信仰和迷信,也反映了古代社会对于超自然力量的重视和依赖。
文章通过描绘太后逝世后的一系列行动和决策,展示了汉朝政权的交接过程。太后遗诏大赦天下,封吕王吕产为相国并指定吕禄的女儿为帝后。这些决策不仅反映了太后对国家未来的担忧和期望,也揭示了汉朝初期政治权力的不稳定性和多变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