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吕欲为乱,畏大臣绛、灌等,未敢发。朱虚侯以吕禄女为妇,故知其谋,乃阴令人告其兄齐王,欲令发兵西,朱虚侯、东牟侯为内应,以诛诸吕,立齐王为帝。齐王乃与其舅驷钧、郎中令祝午、中尉魏勃阴谋发兵。齐相召平弗听。八月,丙午,齐王欲使人诛相。相闻之,乃发卒卫王宫。魏勃绐召平曰:“王欲发兵,非有汉虎符验也。而相君围王固善,勃请为君将兵卫王。”召平信之。勃既将兵,遂围相府,召平自杀。于是齐王以驷钧为相,魏勃为将军,祝午为内史,悉发国中兵。使祝午东诈琅邪王曰:“吕氏作乱,齐王发兵欲西诛之。齐王自以年少,不习兵革之事,愿举国委大王。大王,自高帝将也。请大王幸之临菑,见齐王计事。”琅邪王信之,西驰见齐王。齐王因留琅邪王,而使祝午尽发琅邪国兵,并将之。琅邪王说齐王曰:“大王,高皇帝适长孙也,当立。今诸大臣狐疑未有所定,而泽于刘氏最为长年,大臣固待泽决计。今大王留臣,无为也,不如使我入关计事。”齐王以为然,乃益具车送琅邪王。琅邪王既行,齐遂举兵西攻济南。遗诸侯王书,陈诸吕之罪,欲举兵诛之。相国吕产等闻之,乃遣颍阴侯灌婴将兵击之。灌婴至荥阳,谋曰:“诸吕拥兵关中,欲危刘氏而自立。今我破齐还报,此益吕氏之资也。”乃留屯荥阳,使使谕齐王及诸侯与连和,以待吕氏变,共诛之。齐王闻之,乃还兵西界待约。

资治通鉴·卷十三·汉纪五
高后元年(甲寅,公元前187年)冬,吕氏诸王谋变乱,齐王欲发兵西诛之。朱虚侯为内应,相国召平不从,八月齐王欲杀其相。魏勃劝齐王起兵,琅邪王与诸侯王书信,欲共诛诸吕,遂举兵向西攻济南。灌婴率军至荥阳,欲待吕氏变而击之。太后立右丞相王陵,罢免左丞相陈平,以辟阳侯审食其监宫中,令同郎中令事。赵尧被免御史大夫职,上党守任敖曾为沛狱吏有功于太后,拜御史大夫。

译文:

在高后元年的冬季,吕雉决定册封几位吕氏家族的成员为王。她询问右丞相王陵对此的看法,王陵回答说:“皇上和大臣们曾经歃血为盟,誓言‘非刘姓的不能称王’。现在如果违背这个誓约,将会天下大乱。”然而,吕雉最终决定册封这些吕氏家族的成员为王,并让他们担任诸侯王。

不久,齐王得知此事后,便打算发兵西征以讨伐吕氏家族。朱虚侯刘章作为内应,齐王于是准备起兵。齐王的舅舅驷钧、郎中令祝午、中尉魏勃等人都参与了这次阴谋活动。

琅邪王也得知吕氏家族的阴谋,便向西驰聘去见齐王,劝说齐王起兵。齐王同意琅邪王的意见,于是齐国开始准备起兵。同时,齐王还派琅邪王去联络其他诸侯王一同起兵讨伐吕氏家族。琅邪王向各诸侯王传达了齐王的命令,号召他们一同起兵诛灭吕氏家族。

灌婴接到命令后,率领军队迅速抵达荥阳。他对齐王说:“各位大臣正在犹豫不决,是否要听从皇帝的指示。如果我们能够先发制人,那么就会大大削弱吕氏家族的势力。”齐王听后认为灌婴的建议很有道理,于是决定采纳灌婴的建议,准备先发制人。

灌婴立即带领军队向东出发,前往济南城。他在路上遇到了诸侯王的使者,便将吕氏家族的罪行告知了诸侯王。诸侯王听完灌婴的报告后,纷纷表示愿意联合起来共同诛灭吕氏家族。

齐王的舅舅驷钧却对齐王说:“灌婴已经率领大军来到济南城了,您为什么还要继续留在济南呢?不如让我先去与他会面,看看他的计划是什么。”齐王觉得驷钧的话有道理,于是便让驷钧去与灌婴会面。

灌婴在与齐王会面时表示:“我们的目标是诛灭吕氏家族,恢复汉朝的皇权。现在我们已经有了充足的兵力,只需要再等待一些时间就可以行动了。”齐王听了灌婴的话后,更加坚定了自己的决心,于是决定继续等待时机。

吕太后也在加紧准备自己的力量。她任命左丞相陈平和辟阳侯审食其担任新的职务,让他们负责管理宫廷事务。她还下令将赵尧免职,让他离开京城去处理其他事务。同时,她还提拔了上党郡的郡守任敖为御史大夫,让他负责监督全国的官员们。

在这段时间里,吕太后还加强了对其他大臣的控制。她下令将许多大臣贬斥出京城,让他们远离权力中心。她还派人监视那些曾经反对过她的大臣们的行动,确保他们不再有反抗的机会。

吕太后还在加强自己的军队力量。她任命了许多将领担任重要职务,让他们负责管理自己的部队。她还派出了一些使者去各个地方收集情报,了解其他国家的情况。她还派遣使者去边境地区巡逻,确保国家的安全稳定。

这一年对于汉朝来说是非常动荡不安的。一方面,刘邦的子孙们为了争夺皇位而不断争斗;另一方面,吕太后也在加强自己的权力,准备应对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在这种背景下,汉朝的未来充满了不确定性和风险。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