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固赞曰:孝文时,天下以郦寄为卖友。夫卖友者,谓见利而忘义也。若寄父为功臣而又执劫,虽摧吕禄以安社稷,谊存君亲可也。
诸大臣相与阴谋曰:“少帝及梁、淮阳、恒山王,皆非真孝惠子也。吕后以计诈名他人子,杀其母养后宫,令孝惠子之,立以为后及诸王,以强吕氏。今皆已夷灭诸吕,而所立即长,用事,吾属无类矣。不如视诸王最贤者立之。”或言:“齐王,高帝长孙,可立也。”大臣皆曰:“吕氏以外家恶而几危宗庙,乱功臣。今齐王舅驷钧,虎而冠。即立齐王,复为吕氏矣。代王方今高帝见子最长,仁孝宽厚,太后家薄氏谨良。且立长固顺,况以仁孝闻天下乎!”乃相与共阴使人召代王。
代王问左右,郎中令张武等曰:“汉大臣皆故高帝时大将,习兵,多谋诈。此其属意非止此也,特畏高帝、吕太后威耳。今已诛诸吕,新疌血京师,此以迎大王为名,实不可信。愿大王称疾毋往,以观其变。”中尉宋昌进曰:“群臣之议皆非也。夫秦失其政,诸侯、豪桀并起,人人自以为得之者以万数,然卒践天子之位者,刘氏也,天下绝望,一矣。高帝封王子弟,地犬牙相制,此所谓磐石之宗也,天下服其强,二矣。汉兴,除秦苛政,约法令,施德惠,人人自安,难动摇,三矣。夫以吕太后之严,立诸吕为三王,擅权专制;然而太尉以一节入北军一呼,士皆左袒为刘氏,叛诸吕,卒以灭之。此乃天授,非人力也。今大臣虽欲为变,百姓弗为使,其党宁能专一邪?方今内有朱虚、东牟之亲,外畏吴、楚、淮阳、琅邪、齐、代之强。方今高帝子,独淮南王与大王。大王又长,贤圣仁孝闻于天下,故大臣因天下之心而欲迎立大王。大王勿疑也。”代王报太后计之。犹豫未定,卜之,兆得大横。占曰:“大横庚庚,余为天王,夏启以光。”代王曰:“寡人固已为王矣,又何王?”卜人曰:“所谓天王者,乃天子也。”于是代王遣太后弟薄昭往见绛侯,绛侯等具为昭言所以迎立王意。薄昭还报曰:“信矣,无可疑者。”代王乃笑谓宋昌曰:“果如公言。”乃命宋昌参乘,张武等六人乘传,从诣长安。至高陵,休止,而使宋昌先驰之长安观变。昌至渭桥,丞相以下皆迎。昌还报。代王驰至渭桥,群臣拜谒称臣,代王下车答拜。太尉勃进曰:“愿请间。”宋昌曰:“所言公,公言之;所言私,王者无私。”太尉乃跪上天子玺、符。代王谢曰:“至代邸而议之。”
诗句:
资治通鉴·汉纪五:班固赞曰:“孝文时,天下以郦寄为卖友。夫卖友者,谓见利而忘义也。”若寄父为功臣而又执劫,虽摧吕禄以安社稷,谊存君亲可也。
译文:
《资治通鉴》中记载,汉文帝时期,人们将郦寄视为出卖友情的人。所谓出卖友情,是指为了利益而忘记道义。如果郦寄的父亲是功臣,又进行劫持的行为,即使摧毁吕禄来安定国家,维护君主和亲人的利益也是可行的。
注释:
- 郦寄(Lì Jì):西汉人,因父亲是汉文帝的开国功臣而被怀疑与吕氏有勾结。
- 吕后:即吕雉,西汉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权谋家,曾策划杀害其子刘盈以立刘氏家族的刘如意为太子,并控制了汉朝政权。
- 吕禄:指吕产,吕后的弟弟。在汉初被立为吕王,后来成为王莽篡汉的重要人物之一。
- 太尉:古代中国的最高军事统帅官,负责统领军队。
- 丞相:古代中国最高的行政官员,负责辅佐国王或皇帝处理国家大事。
- 渭桥:位于长安西北,连接长安城与咸阳城的一座桥梁。
- 代邸:指的是代王的住处。
- 谢:道歉或感谢的意思。
- 诣:前往的意思。
赏析:
《资治通鉴》是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到五代的十六年间的历史事件。在这部作品中,班固对汉文帝时期的一些历史事件进行了评论和解释。本文选自《资治通鉴·汉纪五》,记录了班固对当时人们关于郦寄的评价以及他对吕后行为的看法。通过这段文字,我们可以了解到汉文帝时期的一些政治背景和权力斗争情况。同时,通过对郦寄行为的解读,也可以反映出那个时代人们的道德观念和社会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