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宗孝文皇帝下三年(庚辰,公元前一六一年)
春,二月,上行幸代。
是岁,匈奴老上单于死,子军臣单于立。
太宗孝文皇帝下四年(辛巳,公元前一六零年)
夏,四月,丙寅晦,日有食之。五月,赦天下。
上行幸雍。
太宗孝文皇帝下五年(壬午,公元前一五九年)
春,正月,上行幸陇西;三月,行幸雍;秋,七月,行幸代。
太宗孝文皇帝下六年(癸未,公元前一五八年)
冬,匈奴三万骑入上郡,三万骑入云中,所杀略甚众,烽火通于甘泉、长安。以中大夫令免为车骑将军,屯飞狐;故楚相苏意为将军,屯句注;将军张武屯北地;河内太守周亚夫为将军,次细柳;宗正刘礼为将军,次霸上,祝兹侯徐厉为将军,次棘门;以备胡。
上自劳军,至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天子先驱至,不得入。先驱曰:“天子且至!”军门都尉曰;“将军令曰:‘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居无何,上至,又不得入。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吾欲入营劳军。”亚夫乃传言“开壁门”。壁门士请车骑曰:“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至营,将军亚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天子为动,改容,式车,使人称谢:“皇帝敬劳将军。”成礼而去。既出军门,群臣皆惊。上曰:“嗟乎,此真将军矣!曩者霸上、棘门军若儿戏耳,其将固可袭而虏也。至于亚夫,可得而犯耶!”称善者久之。月馀,汉后至边,匈奴亦远塞,汉兵亦罢。乃拜周亚夫为中尉。
诗句:资治通鉴 · 卷十五 · 汉纪七
译文:太宗孝文皇帝下三年(庚辰,公元前一六一年)春,二月,上行幸代。是岁,匈奴老上单于死,子军臣单于立。四年(辛巳,公元前一六零年)夏,四月,丙寅晦,日有食之。五月,赦天下。上行幸雍。五年(壬午,公元前一五九年)春,正月,上行幸陇西;三月,行幸雍;秋,七月,行幸代。六年(癸未,公元前一五八年)冬,匈奴三万骑入上郡,三万骑入云中,所杀略甚众,烽火通于甘泉、长安。以中大夫令免为车骑将军,屯飞狐;故楚相苏意为将军,屯句注;将军张武屯北地;河内太守周亚夫为将军,次细柳;宗正刘礼为将军,次霸上,祝兹侯徐厉为将军,次棘门;以备胡。上自劳军,至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天子先驱至,不得入。先驱曰:“天子且至!”军门都尉曰:“将军令曰:‘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居无何,上至,又不得入。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吾欲入营劳军。”亚夫乃传言“开壁门”。壁门士请车骑曰:“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至营,将军亚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天子为动容,改容式车,使人称谢:“皇帝敬劳将军。”成礼而去。既出军门,群臣皆惊。上曰:“嗟乎,此真将军矣!曩者霸上、棘门军若儿戏耳,其将固可袭而虏也。至于亚夫,可得而犯耶!”称善者久之。月馀,汉后至边,匈奴亦远塞,汉兵亦罢。乃拜周亚夫为中尉。
赏析:
本诗描绘了汉文帝时期,太宗孝文皇帝下三年、五年、六年的军事行动和军事将领的风采。诗中通过具体的历史事件,展现了汉朝军队的纪律严明、将领的忠诚与勇敢,以及皇帝对军队的严格管理和尊重。通过对诗中事件的叙述,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稳定与和谐。
诗中的“细柳营”和“棘门”都是古代著名的军事要塞,分别驻扎着重要的军队。诗中提到的这些军事活动不仅展示了当时的军事实力,还体现了国家对于边防的重视和维护国家安全的决心。诗中的将领们表现出了极高的忠诚度、勇气和智慧,他们的行为和决策对于维护国家的安定和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诗中的皇帝在巡视军队时,表现出对将领的尊重和信任。这种关系不仅增强了军队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也为国家的繁荣稳定奠定了基础。诗中的皇帝在处理军事问题时,展现出了明智和果断的态度,这也是国家能够长期稳定的重要原因之一。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描绘,成功地表达了作者对历史事件的理解和评价。它不仅让我们了解到了古代的历史和文化,还让我们深刻理解到国家的稳定和发展离不开军队的支持和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