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夫同母弟卫青,其父郑季,本平阳县吏,给事侯家,与卫媪私通而生青,冒姓卫氏。青长,为侯家骑奴。大长公主执囚青,欲杀之。其友骑郎公孙敖与壮士篡取之。上闻,乃召青为建章监、侍中,赏赐数日间累千金。既而以子夫为夫人,青为太中大夫。
夏,四月,有星如日,夜出。
初置茂陵邑。
时大臣议者多冤晁错之策,务摧抑诸侯王,数奏暴其过恶,吹毛求疵,笞服其臣,使证其君。诸侯王莫不悲怨。
世宗孝武皇帝上之上建元三年(癸卯,公元前一三八年)
冬,十月,代王登、长沙王发、中山王胜、济川王明来朝。上置酒,胜闻乐声而泣。上问其故,对曰:“悲者不可为累欷,思者不可为叹息。今臣心结日久,每闻幼眇之声,不知涕泣之横集也。臣得蒙肺附为东籓,属又称兄。今群臣非有葭莩之亲、鸿毛之重,群居党议,朋友相为,使夫宗室摈却,骨肉冰释,臣窃伤之!”具以吏所侵闻。于是上乃厚诸侯之礼,省有司所奏诸侯事,加亲亲之恩焉。
资治通鉴·卷十七
汉纪九
子夫同母弟卫青,其父郑季,本平阳县吏,给事侯家,与卫媪私通而生青,冒姓卫氏。青长,为侯家骑奴。大长公主执囚青,欲杀之。其友骑郎公孙敖与壮士篡取之。上闻,乃召青为建章监、侍中,赏赐数日间累千金。既而以子夫为夫人,青为太中大夫。
夏,四月,有星如日,夜出。
初置茂陵邑。
时大臣议者多冤晁错之策,务摧抑诸侯王,数奏暴其过恶,吹毛求疵,笞服其臣,使证其君。诸侯王莫不悲怨。
世宗孝武皇帝上之上建元三年(癸卯,公元前一三八年)
冬,十月,代王登、长沙王发、中山王胜、济川王明来朝。上置酒,胜闻乐声而泣。上问其故,对曰:“悲者不可为累欷,思者不可为叹息。今臣心结日久,每闻幼眇之声,不知涕泣之横集也。臣得蒙肺附为东籓,属又称兄。今群臣非有葭莩之亲、鸿毛之重,群居党议,朋友相为,使夫宗室摈却,骨肉冰释,臣窃伤之!”具以吏所侵闻。于是上乃厚诸侯之礼,省有司所奏诸侯事,加亲亲之恩焉。
赏析:
《资治通鉴》是北宋司马光主编的一部多卷本编年体史书,全书共294卷,历时19年告成,涵盖了16朝的历史。其中,卷十七记载的是汉武帝时期的一段历史,涉及了许多重要的事件和人物。
在这段历史中,我们看到了一个年轻而有野心的卫青如何在母亲的帮助和自己的能力下,从一个普通的士兵成长为一位杰出的将军。他的故事充满了传奇色彩,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复杂性和人性的多样性。
我们还看到了汉武帝对于贤良方正直言极谏之士的重视,以及他在处理政事时的果断和公正。这些品质不仅体现了一个君主的权威和智慧,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价值观念和政治制度的特点。
我们还可以从中看到一些深刻的历史启示。例如,如何处理人际关系、如何对待权力和利益、如何对待历史和现实等等,都是我们需要深思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