匈奴入上谷、渔阳,杀略吏民千馀人。遣卫青、李息出云中以西至陇西,击胡之楼烦、白羊王于河南,得胡首虏数千,牛羊百馀万,走白羊、楼烦王,遂取河南地。诏封青为长平侯,青校尉苏建、张次公皆有功,封建为平陵侯,次公为岸头侯。主父偃言:“河南地肥饶,外阻河,蒙恬城之以逐匈奴,内省转输戍漕,广中国,灭胡之本也。”上下公卿议,皆言不便。上竟用偃计,立朔方郡,使苏建兴十馀万人筑朔方城,复缮故秦时蒙恬所为塞,因河为固。转漕甚远,自山东咸被其劳,费数十百巨万,府库并虚;汉亦弃上谷之斗辟县造阳地以予胡。

三月,乙亥晦,日有食之。

夏,募民徙朔方十万口。

主父偃说上曰:“茂陵初立,天下豪桀,并兼之家,乱众之民,皆可徙茂陵;内实京师,外销奸猾,此所谓不诛而害除。”上从之,徙郡国豪杰及訾三百万以上于茂陵。

“资治通鉴 · 卷十八·汉纪十”是一本由司马光主编的重要历史典籍,记录了汉武帝时期的历史事件。在这段历史中,匈奴多次入侵中国的北部边疆,给当地的人民和政府带来了巨大的困扰和损失。武帝为了维护国家的安定,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来对抗这种威胁。其中包括派遣卫青、李息等人出云中郡以西至陇西,打击匈奴的楼烦王和白羊王,以及设置朔方郡等。这些举措有效地削弱了匈奴的实力,保护了国家的安全。然而,由于战争带来的巨大耗费和对经济的破坏,也给当时的社会经济造成了极大的压力。此外,一些官员对于这些政策提出了不同意见,他们认为这样做可能会带来不必要的战争和损失。然而,最终,皇帝采纳了主父偃的建议,设立了朔方郡,并进行了大规模的移民和军事建设,使得汉朝能够在北方边境有效地防守,从而有效地遏制了匈奴的侵扰。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