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望侯既以通西域尊贵,其吏士争上书言外国奇怪利害求使。天子为其绝远,非人所乐旆,听其言,予节,募吏民,毋问所从来,为具备人众遣之,以广其道。来还,不能毋侵盗币物及使失指,天子为其习之,辄覆按致重罪,以激怒令赎,复求使,使端无穷,而轻犯法。其吏卒亦辄复盛推外国所有,言大者予节,言小者为副,故妄言无行之徒皆争效之。其使皆贫人子,私县官赍物,欲贱市以私其利。外国亦厌汉使,人人有言轻重,度汉兵远不能至,而禁其食物以苦汉使。汉使乏绝,积怨至相攻击。而楼兰、车师,小国当空道,攻汉使王恢等尤甚,而匈奴奇兵又时遮击之。使者争言西域皆有城邑,兵弱易击。于是天子遣浮沮将军公孙贺将万五千骑,出九原二千馀里,至浮沮井而还;匈河将军赵破奴将万馀骑出令居数千里,至匈河水而还;以斥逐匈奴,不使遮汉使,皆不见匈奴一人。乃分武威、酒泉地置张掖、敦煌郡,徙民以实之。

资治通鉴·卷二十·汉纪十二
博望侯既以通西域尊贵,其吏士争上书言外国奇怪利害求使。天子为其绝远,非人所乐往,听其言,予节,募吏民,毋问所从来,为具备人众遣之,以广其道。 自博望侯开外国道以尊贵,其後从吏卒皆争上书言外国奇怪利害,求使。天子为其绝远,非人所乐往,听其言,师古予节,募吏民,毋问所从来,为具备人众遣之,指,赎;轻犯法。

译文:
汉朝派兵攻打匈奴,大败而归,汉武帝非常生气,就任命李广利为贰师将军,率领七万骑兵出敦煌出发,进攻大宛国。李广利在途中投降了匈奴,汉武帝只好再派李广利的弟弟李陵出征。李陵出兵五日后,被匈奴打败,投降了匈奴。李陵向匈奴单于请求放回自己的妻子儿女,单于说:“我一向听说李陵的兵法很奇特。”于是释放了他的妻子儿女。

赏析:
《资治通鉴》是中国古代史学家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的通史巨著。这部作品通过记载历史事件,反映了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状况,对于研究中国古代历史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其中,“博望侯既以通西域尊贵,其吏士争上书言外国奇怪利害求使”一句,揭示了当时汉朝与西域各国之间的交流和贸易关系日益密切。同时,也反映出汉朝政府为了拓展疆域和增强国力,不惜重金招募使者出使西域各国。然而,由于路途遥远且沿途多民族纷争,这些使者往往面临着极大的困难和危险。因此,他们在出发前都会向朝廷申请节杖,以保护自己的安全。而在旅途中,他们也常常受到当地人的欺压甚至抢劫。但即便如此,仍有许多官员和百姓愿意承担这样的风险,为国家的利益而奋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