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申,以御史大夫石庆为丞相,封牧丘侯。时国家多事,桑弘羊等致利,王温舒之属峻法,而儿宽等推文学,皆为九卿,更进用事。事不关决于丞相,丞相庆醇谨而已。

五利将军装治行,东入海求其师。既而不敢入海,之太山祠。上使人随验,实无所见。五利妄言见其师,其方尽多不售,坐诬罔,腰斩;乐成侯亦弃市。

西羌众十万人反,与匈奴通使,攻故安,围枹罕。匈奴入五原,杀太守。

世孝武皇帝中之下元鼎六年(庚午,公元前一一一年)

冬,发卒十万人,遣将军李息、郎中令徐自为征西羌,平之。

楼船将军杨仆入越地,先陷寻峡,破石门,挫越锋,以数万人待伏波将军路博德至俱进,楼船居前,至番禺。南越王建德、相吕嘉城守。楼船居东南面,伏波居西北面。会暮,楼船攻败越人,纵火烧城。伏波为营,遣使者招降者,赐印绶,复纵令相招。楼船力攻烧敌,驱而入伏波营中。黎旦,城中皆降。建德、嘉已夜亡入海,伏波遣人追之。校尉司马苏弘得建德,越郎都稽得嘉。戈船、下濑将军兵及驰义侯所发夜郎兵未下,南越已平矣。遂以其地为南海、苍梧、郁林、合浦、交趾、九真、日南、珠厓、儋耳九郡。师还,上益封伏波;封楼船为将梁侯,苏弘为海常侯,都稽为临蔡侯,及越降将苍梧王赵光等四人皆为侯。

诗句译文,赏析,以及必要的关键词分析

  1. 诗句原文
  • 原文:丙申,以御史大夫石庆为丞相,封牧丘侯。国家多事,桑弘羊等致利,王温舒之峻法,而儿宽等推文教,皆九卿,更进用者不待诏。
  • 注释与解释:此句描述的是汉武帝时期任命多位宰相的历史事件。石庆被任命是因为他在处理国家事务中表现出色,而桑弘羊等人则因其促进国家经济发展的贡献而得到重用。王温舒的严厉法律和儿宽的文教政策均得到了汉武帝的认可。
  1. 关键词解析
  • 丙申:指的是一个特定的日期,即汉纪十二中的丙申日。
  • 御史大夫:古代官职名称,负责监察工作,相当于现代的监察部。
  • 石庆:名字,具体身份未明确,但从上下文推测可能是一位重要的政治人物。
  • 丞相:古代最高行政长官的名称,此处指代石庆担任的职务。
  • 牧丘侯:封号,表明了石庆获得的爵位或荣誉称号。
  • 国家多事:表示国家正面临许多挑战和困难。
  • 桑弘羊等致利:指桑弘羊等人通过各种手段为国家带来利益。
  • 王温舒之峻法:称赞王温舒的政策严格有效。
  • 儿宽等推文教:赞扬儿宽推行的文化教育和文治政策。
  • 九卿:古代高级官员的总称,包括中央各职能部门的负责人。
  • 更进用者不待诏:意味着官员的晋升不需要经过正式的推荐或诏令批准。
  1. 赏析
  • 此诗反映了汉武帝时期的政治风貌和治国理念。通过不同的政治策略和人物表现,展示了汉武帝如何通过多种手段来巩固政权和推动国家的繁荣发展。
  • 诗中提到的人物如桑弘羊、王温舒和儿宽等,都是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和经济学家,他们的治理方式各有特点,但共同点在于他们都能有效地推动国家的发展和稳定。
  1. 相关典故
  • 五利将军装治行东入海求师:这是关于五利将军在东海寻找师门的故事,体现了其对学术和教育的投入和重视。
  • 李广利归国:描述了李广利从西域归来的情景,显示了汉武帝时期对外扩张和文化交流的成就。
  1. 历史背景
  • 此诗创作于汉武帝时期,反映了当时的政治局势和国家治理策略。通过对不同人物和事件的描写,展现了汉武帝时期的政治风采和治国理念。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