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四月,还,至奉高,礼祠地主于梁父。乙卯,令侍中儒者皮弁、搢绅,射牛行事,封泰山下东方,如郊祠泰一之礼。封广丈二尺,高九尺,其下则有玉牒书,书秘。礼毕,天子独与侍中、奉车都尉霍子侯上泰山,亦有封,其事皆禁。明日,下阴道。丙辰,禅泰山下阯东北肃然山,如祭后土礼,天子皆亲拜见,衣上黄,而尽用乐焉。江、淮间茅三脊为神藉,五色土益杂封。其封禅祠,夜若有光,昼有白云出封中。天子从禅还,坐明堂,群臣更上寿颂功德。诏曰:“朕以眇身承至尊,兢兢焉惟德菲薄,不明于礼乐,故用事八神,遭天地况施,著见景象,屑然如有闻,震于怪物,欲止不敢,遂登封泰山,至于梁父,然后升坛肃然自新,嘉与士大夫更始,其以十月为元封元年。行所巡至,博、奉高、蛇丘、历城、梁父,民田租逋赋,皆贷除之,无出今年算。赐天下民爵一级。”又以五载一巡狩,用事泰山,令诸侯各治邸泰山下。

资治通鉴·卷二十·汉纪十二

夏,四月,还至奉高。礼祠地主于梁父。乙卯,令侍中儒者皮弁、搢绅,射牛行事,封泰山下东方,如郊祠泰一之礼。封广丈二尺,高九尺,其下则有玉牒书,书秘。

译文:
夏四月,汉武帝一行人回到奉高,在梁甫山祭祀土地之神。乙卯日,让侍中的儒生们戴着皮帽,穿着礼服,负责祭祀工作,并在泰山下东面的地方进行祭祀,按照郊祀太一神的方式进行。他们所立的祭坛宽丈二尺,高九尺,下面有玉简书写的文字,这些文字都是保密的。

赏析:
此诗描述了汉武帝在四月份的一次重要活动,即在奉高举行祭祀活动,以表达对土地神的尊敬与感激。通过详细的描述和对礼仪的重视,展示了汉武帝对国家大事的严谨态度和尊重传统的态度。同时,也反映了古代帝王对于祭祀活动的高度重视,以及这种活动在政治和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性。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