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时,秦兵既盛,都下震恐。谢玄入,问计于谢安,安夷然,答曰:“已别有旨。”既而寂然。玄不敢复言,乃令张玄重请。安遂命驾出游山墅,亲朋毕集,与围棋赌墅。安棋常劣于玄,是日,玄惧,便为敌手而又不胜。安遂游陟,至夜乃还。桓冲深以根本为忧,遣精锐三千入卫京师;谢安固却之,曰:“朝廷处分已定,兵甲无阙,西藩宜留以为防。”冲对佐吏叹曰:“谢安石有庙堂之量,不闲将略。今大敌垂至,方游谈不暇,遣诸不经事少年拒之,众又寡弱,天下事已可知,吾其左衽矣!”
冬,十月,秦阳平公融等攻寿阳。癸酉,克之,执平虏将军徐元喜等。融以其参军河南郭褒为淮南太守。慕容垂拔郧城。胡彬闻寿阳陷,退保硖石,融进攻之。秦卫将军梁成等帅众五万屯于洛涧,栅淮以遏东兵。谢石、谢玄等去洛涧二十五里而军,惮成不敢进。胡彬粮尽,潜遣使告石等曰:“今贼盛粮尽,恐不复见大军!”秦人获之,送于阳平公融。融驰使白秦王坚曰:“贼少易擒,但恐逃去,宜速赴之!”坚乃留大军于项城,引轻骑八千,兼道就融于寿阳。遣尚书朱序来说谢石等,以为:“强弱异势,不如速降。”序私谓石等曰:“若秦百万之众尽至,诚难与为敌。今乘诸军未集,宜速击之;若败其前锋,则彼已夺气,可遂破也。”
谢玄问计于谢安的诗句赏析探究淝水之战历史背景与策略
- 历史背景分析
- 前秦与东晋对峙局势
- 双方兵力对比及优势劣势
- 前秦军入侵意图和战略部署
- 谢安应对策略
- 谢安军事智慧体现
- 张玄求战与谢安决策过程
- 谢安如何稳定军心与提高士气
- 谢安棋局布局
- 谢安与谢玄互动关系
- 谢安在棋盘上运筹帷幄
- 谢安棋艺与人生哲学结合
- 谢石等军事行动
- 谢石、谢玄等将领角色定位
- 胡彬粮尽退守硖石情况
- 谢石等面对强敌态度与行动
- 谢安派使策略
- 谢石等使者传递情报重要性
- 阳平公融对秦王坚建议
- 谢石等人决策影响
- 淝水之战结局与意义
- 谢安、谢玄胜仗原因分析
- 淝水之战胜利对后世影响
- 东晋政权存续及南北分裂原因
- 文化与艺术中淝水之战
- 文学作品中淝水之战描写
- 书法作品中相关典故运用
- 民间传说中淝水之战故事
- 历史人物评价与启示
- 谢安、谢石等人物历史评价
- 历史事件对现代启示
- 历史教训与个人成长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