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玄黓涒滩,尽玄黓敦牂,凡十一年。
世宗孝武皇帝下之上元封二年(壬申,公元前一零九年)
冬,十月,上行幸雍,祠五畤;还,祝祠泰一,以拜德星。
春,正月,公孙卿言:“见神人东莱山,若云欲见天子。”天子于是幸缑氏城,拜卿为中大夫,遂至东莱,宿留之,数日,无所见,见大人迹云。复遣方士求神怪,采芝药,以千数。时岁旱,天子既出无名,乃祷万里沙。夏,四月,还,过祠泰山。
初,河决瓠子,后二十馀岁不复塞,梁、楚之地尤被其害。是岁,上使汲仁、郭昌二卿发卒数万人塞瓠子河决。天子自泰山还,自临决河,沈白马、玉璧于河,令群臣、从官自将军以下皆负薪,卒填决河。筑宫其上,名曰宣防宫。导河北行二渠,复禹旧迹,而梁、楚之地复宁,无水灾。
资治通鉴·汉纪十三赏析:
第一段:汉武帝时期的政治与宗教活动
- 时间背景:元封二年(公元前一零九年),汉武帝在位初期,政治相对稳定。
- 主要内容:汉武帝为了寻求神灵的庇护和国家安定,频繁举行各种祭祀活动。
- 文化影响:通过祭祀活动,汉武帝强化了对神权的崇拜,同时也试图通过宗教仪式来安抚民心。
第二段:公孙卿的神怪预言与行动
- 预言内容:公孙卿声称见到了神人的出现,暗示天子将有重大事件发生。
- 行动响应:汉武帝对此表示高度重视,亲自前往缑氏城,并任命公孙卿为中大夫参与重要事务。
- 后续发展:尽管未能亲眼见到神人,汉武帝却派遣大量方士继续寻找神怪和采芝药。
第三段:汉武帝的宗教活动与自然灾害
- 宗教活动:汉武帝在位期间多次进行宗教活动,如祠五畤、祝祠泰一等。
- 自然灾害处理:面对连续干旱的年景,汉武帝选择进行大规模祈祷仪式,如祷万里沙。
- 政策效果:这些活动在一定程度上稳定了民心,但并未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这段历史记载反映了汉武帝时期汉朝的政治、宗教信仰以及应对自然灾害的措施。通过分析这一历史段落,我们不仅可以看到汉武帝的治国策略,还可以深入理解古代中国社会的宗教文化和政治生态。同时,这一事件也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历史视角,有助于我们全面认识那个时代的历史背景和文化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