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还长安。
初令越巫祠上帝、百鬼,而用鸡卜。
公孙卿言仙人好楼居,于是上令长安作蜚廉、桂观,甘泉作益寿、延寿观,使卿持节设具而候神人。又作通天茎台,置祠具其下。更置甘泉前殿,益广诸宫室。
初,全燕之世,尝略属直番、朝鲜,为置吏,筑障塞。秦灭燕,属辽东外徼。汉兴,为其远难守,复修辽东故塞,至氵具水为界,属燕。燕王卢绾反,入匈奴。燕人卫满亡命,聚党千馀人,椎髻、蛮夷服而东走出塞,渡氵具水,居秦故空地上下障,稍役属真番、朝鲜蛮夷及燕亡命者王之,都王险。会孝惠、高后时,天下初定,辽东太守即约满为外臣,保塞外蛮夷,无使盗边;诸蛮夷君欲入见天子,勿得禁止。以故满得以兵威财物侵降其旁小邑,真番、临屯皆来服属,方数千里。传子至孙右渠,所诱汉亡人滋多,又未尝入见,辰国欲上书见天子,又雍阏不通。是岁,汉使涉何诱谕,右渠终不肯奉诏。何去至界上,临氵具水,使御刺杀送何者朝鲜裨王长,即渡,驰入塞,遂归报天子曰:“杀朝鲜将。”上为其名美,即不诘,拜何为辽东东部都尉。朝鲜怨何,发兵袭攻杀何。

诗句:资治通鉴 · 卷二十一 · 汉纪十三

译文:汉武帝元封二年(壬申,公元前109年),汉武帝首次在明堂中祭祀上帝,将汉高祖刘邦作为配祀。他命令诸侯王、列侯前来朝见,接受记载户口赋税的薄册。夏季,四月,汉武帝下令大赦天下,凡此次巡游经过的各县一律免除今年的田租、赋税。

注释:汉武帝元封二年(壬申,公元前109年),汉武帝首次在明堂中祭祀上帝,将汉高祖刘邦作为配祀。他命令诸侯王、列侯前来朝见,接受记载户口赋税的薄册。夏季,四月,汉武帝下令大赦天下,凡此次巡游经过的各县一律免除今年的田租、赋税。

赏析:汉武帝元封二年(壬申,公元前109年),汉武帝首次在明堂中祭祀上帝,将汉高祖刘邦作为配祀。他命令诸侯王、列侯前来朝见,接受记载户口赋税的薄册。夏季,四月,汉武帝下令大赦天下,凡此次巡游经过的各县一律免除今年的田租、赋税。

这首诗是《资治通鉴》中的一部分,描绘了汉武帝元封二年的历史事件。诗中的“初令越巫祠上帝、百鬼,而用鸡卜”讲述了汉武帝时期,越族巫师祭祀上帝和百鬼的情景,而他们则使用鸡来占卜。“公孙卿言仙人好楼居,于是上令长安作蜚廉、桂观,甘泉作益寿、延寿观”描述了汉武帝听从公孙卿的建议建造了高耸入云的飞廉宫、桂花宫等建筑,以及甘泉宫的益寿、延寿观。诗中的“更置甘泉前殿,益广诸宫室”描绘了汉武帝扩大甘泉宫前殿的情景。诗中的“初,全燕之世,尝略属直番、朝鲜,为置吏,筑障塞”描述了汉武帝时期,全燕地区曾经派遣使者到直番和朝鲜,并在那里设置官吏和防御设施。诗中的“汉兴,为其远难守,复修辽东故塞,至氵具水为界,属燕”描述了汉朝建立后,考虑到辽西地区距离朝廷较远且难以防守的问题,因此决定修缮原有的边塞。诗中的“卫满亡命,聚党千馀人,椎髻、蛮夷服而东走出塞,渡氵具水,居秦故空地上下障,稍役属真番、朝鲜蛮夷及燕亡命者王之,都王险”描述了卫满逃亡后聚集了千余名亡命之徒,头戴椎髻,穿着蛮夷服饰向东走出边塞,渡过氵具水,占据秦国原来的空地上下障,逐渐役使真番、朝鲜蛮夷以及燕国的亡命者建立了王国。最后,“会孝惠、高后时,天下初定,辽东太守即约满为外臣,保塞外蛮夷,无使盗边;诸蛮夷君欲入见天子,勿得禁止。以故满得以兵威财物侵降其旁小邑,真番、临屯皆来服属,方数千里。传子至孙右渠,所诱汉亡人滋多,又未尝入见,辰国欲上书见天子,又雍阏不通。”描述了孝惠、高后时期,天下刚刚安定下来,辽东太守就与卫满约为外臣,保护塞外的蛮夷,不允许他们侵犯边境;各蛮夷君想入京朝见天子,也不允许被阻止。因此卫满得以通过武力和财物来征服附近的小邑,真番、临屯都来归顺,方圆几千里。卫满的后代传到孙子右渠时,他所引诱的汉朝亡人越来越多,而且从未入京朝见皇帝,辰国想要上书见天子,也被阻塞不通。整首诗展现了汉武帝时期的边疆政策和对外扩张。诗人通过对历史事件的叙述展现了汉代对外扩张的过程以及汉武帝时期的边疆政策。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