匈奴闻贰师征大宛,欲遮之,贰师兵盛,不敢当,即遣骑因楼兰候汉使后过者,欲绝勿通。时汉军正任文将兵屯玉门关,捕得生口,知状以闻。上诏文便道引兵捕楼兰王,将诣阙簿责。王对曰:“小国在大国间,不两属无以自安,愿徙国入居当地。”上直其言,遣归国,亦因使候司匈奴,匈奴自是不甚亲信楼兰。
自大宛破后,西域震惧,汉使入西域者益得职。于是自敦煌西至盐泽往往起亭,而轮台、渠犁皆有田卒数百人,置使者、校尉领护,以给使外国者。后岁馀,宛贵人以为昧蔡善谀,使我国遇屠,乃相与杀昧蔡,立毋寡昆弟蝉封为宛王,而遣其子入质于汉。汉因使使赂赐,以镇抚之。蝉封与汉约,岁献天马二匹。
秋,起明光宫。
冬,上行幸回中。
匈奴呴犁湖单于死,匈即将立其弟左大都尉且鞮侯为单于。天子欲因伐宛之威遂困胡,乃下诏曰:“高皇帝遗朕平城之忧,高后时,单于书绝悖逆。昔齐襄公复九世之雠,《春秋》大之。”且鞮侯单于初立,恐汉袭之,乃曰:“我儿子,安敢望汉天子!汉天子,我丈人行也。”因尽归汉使之不降者路充国等,使使来献。

资治通鉴·汉纪十三

探索汉朝与匈奴及西域的复杂关系与历史变迁

  1. 匈奴闻贰师征大宛,欲遮之
  • 贰师将军李广利率领汉军征讨大宛国
  • 匈奴担忧汉朝势力增强而不愿直接对抗
  • 楼兰国因汉军入西域而感到威胁
  1. 汉军正任文将兵屯玉门关,捕得生口,知状以闻。上诏文便道引兵捕楼兰王
  • 汉军在玉门关驻扎,抓捕俘虏
  • 汉武帝下诏命任文快速率军前往楼兰追捕楼兰国王
  • 楼兰王向汉朝表示愿意归降
  1. 自大宛破后,西域震惧,汉使入西域者益得职
  • 大宛被攻破,西域国家心生敬畏
  • 汉使在西域的活动更加频繁和有效
  • 西域各国开始向汉朝进贡以示臣服和感谢
  1. 于是自敦煌西至盐泽往往起亭,而轮台、渠犁皆有田卒数百人
  • 敦煌到盐泽一带设置亭站
  • 轮台、渠犁等地设有大量士兵驻守
  • 这些设施旨在加强汉朝对西域的管控
  1. 后岁馀,宛贵人以为昧蔡善谀,使我国遇屠,乃相与杀昧蔡,立毋寡昆弟蝉封为宛王,而遣其子入质于汉
  • 宛国贵族不满昧蔡的谄媚行为
  • 宛国人推翻昧蔡政权
  • 无寡昆弟蝉被封为新国王并派遣子弟入汉作为人质
  1. 天子欲因伐宛之威遂困胡,乃下诏曰:“高皇帝遗朕平城之忧,高后时,单于书绝悖逆。昔齐襄公复九世之雠,《春秋》大之。”
  • 汉朝欲利用伐宛之战威来控制西域地区
  • 汉朝下诏强调高帝和高后时期的和平外交政策
  • 齐襄公复仇的故事被引用作为榜样
  1. 且鞮侯单于初立,恐汉袭之,乃曰:“我儿子,安敢望汉天子!汉天子,我丈人行也。”因尽归汉使之不降者路充国等,使使来献。
  • 且鞮侯单于担心汉朝的攻击
  • 且鞮侯单于向汉朝示好,请求和好的表示
  • 汉朝使者归附汉朝,贡献物产
  1. 冬,上行幸回中
  • 汉武帝巡视边疆
  • 回中成为汉武帝的重要驻跸之地
  • 回中地区具有战略意义
  1. 匈奴呴犁湖单于死,匈即将立其弟左大都尉且鞮侯为单于。
  • 匈奴呴犁湖单于去世
  • 匈奴即将立新单于继承权力
  • 汉朝对匈奴的新动向保持警惕
  1. 天子欲因伐宛之威遂困胡,乃下诏曰:“高皇帝遗朕平城之忧,高后时,单于书绝悖逆。昔齐襄公复九世之雠,《春秋》大之。”
  • 汉朝欲利用伐宛之战威来控制西域地区
  • 汉朝下诏强调高帝和高后时期的和平外交政策
  • 齐襄公复仇的故事被引用作为榜样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