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宗孝武皇帝下之下后元二年(甲午,公元前八七年)
春,正月,上朝诸侯王于甘泉宫。二月,行幸盩厔五柞宫。
上病笃,霍光涕泣问曰:“如有不讳,谁当嗣者?”上曰:“君未谕前画意邪?立少子,君行周公之事。”光顿首让曰:“臣不如金日磾”日磾亦曰:“臣,外国人,不如光;且使匈奴轻汉矣!”乙丑,诏立弗陵为皇太子,时年八岁。丙寅,以光为大司马、大将军,日磾为车骑将军,太仆上官桀为左将军,受遗诏辅少主,又以搜粟都尉桑弘羊为御史大夫,皆拜卧内床下。光出入禁闼二十馀年,出则奉车,入侍左右,小心谨慎,未尝有过。为人沈静详审,每出入、下殿门,止进有常处,郎、仆射窃识视之,不失尺寸。日磾在上左右,目不忤视者数十年;赐出宫女,不敢近;上欲内其女后宫,不肯;其笃慎如此,上尤奇异之。日磾长子为帝弄儿,帝甚爱之,其后弄儿壮大,不谨,自殿下与宫人戏;日磾适见之,恶其淫乱,遂杀弄儿。上闻之,大怒,日磾顿首谢,具言所以杀弄儿状。上甚哀,为之泣;已而心敬日磾。上官桀始以材力得幸,为未央厩令;上尝体不安,及愈,见马,马多瘦,上大怒曰:“令以我不复见马邪!”欲下吏。桀顿首曰:“臣闻圣体不安,日夜忧惧,意诚不在马。”言未卒,泣数行下。上以为爱己,由是亲近,为侍中,稍迁至太仆。三人皆上素所爱信者,故特举之,授以后事。丁卯,帝崩于五柞宫;入殡未央宫前殿。
资治通鉴·卷二十二 · 汉纪十四
世宗孝武皇帝下之下后元二年(甲午,公元前八七年)
春,正月,上朝诸侯王于甘泉宫。二月,行幸盩厔五柞宫。
上病笃,霍光涕泣问曰:“如有不讳,谁当嗣者?”上曰:“君未谕前画意邪?立少子,君行周公之事。”光顿首让曰:“臣不如金日磾”日磾亦曰:“臣,外国人,不如光;且使匈奴轻汉矣!”乙丑,诏立弗陵为皇太子,时年八岁。丙寅,以光为大司马、大将军,日磾为车骑将军,太仆上官桀为左将军,受遗诏辅少主,又以搜粟都尉桑弘羊为御史大夫,皆拜卧内床下。光出入禁闼二十馀年,出则奉车,入侍左右,小心谨慎,未尝有过。为人沈静详审,每出入、下殿门,止进有常处,郎、仆射窃识视之,不失尺寸。日磾在上左右,目不忤视者数十年;赐出宫女,不敢近;上欲内其女后宫,不肯;其笃慎如此,上尤奇异之。日磾长子为帝弄儿,帝甚爱之,其后弄儿壮大,不谨,自殿下与宫人戏;日磾适见之,恶其淫乱,遂杀弄儿。上闻之,大怒,日磾顿首谢,具言所以杀弄儿状。上甚哀,为之泣;已而心敬日磾。上官桀始以材力得幸,为未央厩令;上尝体不安,及愈,见马,马多瘦,上大怒曰:“令以我不复见马邪!”欲下吏。桀顿首曰:“臣闻圣体不安,日夜忧惧,意诚不在马。”言未卒,泣数行下。上以为爱己,由是亲近,为侍中,稍迁至太仆。三人皆上素所爱信者,故特举之,授以后事。丁卯,帝崩于五柞宫;入殡未央宫前殿。
赏析:
这首诗描述了汉武帝刘彻晚年的政治生涯及其个人生活,通过描述他的朝政决策、对国家大事的处理以及个人情感的波动,展示了一位伟大帝王的形象和历史地位。诗中还体现了当时社会的文化氛围和宫廷生活的真实写照。
诗中提到汉武帝的病情恶化,霍光作为辅政大臣询问接班人的问题。这种对话反映了当时汉朝的政治危机和权力争夺,同时也显示了霍光的智慧和决断能力。他的回答显示了他对于政治责任的承担,也体现了他对国家未来的关心和责任感。
诗中的“诏立弗陵为皇太子”表明汉武帝在临终前做出了重要的政治决策。这个决策不仅关系到汉朝的未来,也影响到整个帝国的稳定和发展。诏书中提到的“君行周公之事”,暗示了汉武帝对继承人的期望很高,希望通过严格的选拔和培养来确保国家的长治久安。
诗中还提到了汉武帝的一些私人生活细节,如对子女的教育、对待宫女的态度等。这些内容虽然不是诗的主要描写对象,但通过这些细节可以窥见汉武帝的性格特点和生活作风。他对待子女的严格要求和对国家的忠诚体现了他的责任感和担当精神,也反映了他作为一位帝王的崇高品质。
这首诗通过对汉武帝一生的回顾,展现了他的政治智慧、领导才能和个人品质。同时,它也反映了古代中国的社会风貌和历史变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