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聪明能断,善用人,行法无所假贷。隆虑公主子昭平君尚帝女夷安公主。隆虑主病困,以金千斤、钱千万为昭平君豫赎死罪,上许之。隆虑主卒,昭平君日骄,醉杀主傅,系狱;廷尉以公主子上请。左右人人为言:“前又入赎,陛下许之。”上曰:“吾弟老有是一子,死,以属我。”于是为之垂涕,叹息良久,曰:“法令者,先帝所造也,用弟故而诬先帝之法,吾何面目入高庙乎!又下负万民。”乃可其奏,哀不能自止,左右尽悲,待诏东方朔前上寿,曰:“臣闻圣王为政,赏不避仇雠,诛不择骨肉。《书》曰:‘不偏不党,王道荡荡。’此二者,五帝所重,三王所难也,陛下行之,天下幸甚!臣朔奉觞昧死再拜上万岁寿!”上初怒朔,既而善之,以朔为中郎。
班固赞曰:汉承百王之弊,高祖拨乱反正,文、景务在养民,至于稽古礼文之事,犹多阙焉。孝武初立,卓然罢黜百家,表章《六经》,遂畴咨海内,举其俊茂,与之立功;兴太修学,修郊祀,改正朔,定历数,协音律,作诗乐,建封禅,礼百神,绍周后,号令文章,焕焉可述,后嗣得遵洪业而有三代之风。如武帝之雄材大略,不改文、景之恭俭以济斯民,虽《诗》、《书》所称何有加焉!

隆虑公主的遗愿:以金赎罪

在《资治通鉴》的浩瀚篇章中,汉世宗孝武皇帝的故事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熠熠生辉。然而,这背后隐藏的,除了是一代帝王的智慧与决断,还有一段段感人至深的亲情与忠诚。

当读到隆虑公主为儿子昭平君昭平君的罪行而忧虑时,我不禁被这段历史深深地打动。这位母亲,为了不让儿子走上歧途,不惜用尽毕生积累的财富,甚至冒着触犯先帝圣意的风险,只为求一线生机。她的这份担忧和牺牲,让我感受到了亲情的伟大和无私。

汉武帝在面对如此请求时,内心的挣扎与痛苦也跃然纸上。他不仅要维护法律的尊严,还要顾虑到亲情的重量。这一幕幕的情感交织,让《资治通鉴》不仅仅是一部史书,更是一部情感丰富的戏剧。

读完这个故事,我不禁陷入了沉思。在权力与亲情之间,汉武帝最终选择了维护法律的公正。尽管他的决策让人遗憾,但这种选择无疑展现了一位帝王的成熟与大度。

我也被隆虑公主的行为深深打动。她不仅是一个母亲,更是一个懂得责任和牺牲的人。她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爱与奉献。

通过这个故事,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法令者,先帝所造;用法以惩不法,‘书’无二曲。”的道理。在历史的长河中,这样的亲情与法治交织的画面,虽然令人痛心,却也让我们看到了人性中最美好的一面——即使在最艰难的时刻,人们依然愿意为了爱与正义站出来。

《资治通鉴》不仅记录下了汉朝的兴衰成败,更让我感受到了那份超越时代的人间真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