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是不复出军,而封田千秋为富民侯,以明休息,思富养民也。又以赵过为搜粟都尉。过能为代田,其耕耘田器皆有便巧,以教民,用力少而得谷多,民皆便之。
臣光曰:天下信未尝无士也!武帝好四夷之功,而勇锐轻死之士充满朝廷,辟土广地,无不如意。及后息民重农,而赵过之俦教民耕耘,民亦被其利。此一君之身趣好殊别,而士辄应之,诚使武帝兼三王之量以兴商、周之治,其无三代之臣乎!
秋,八月,辛酉晦,日有食之。
卫律害贰师之宠,会匈奴单于母阏氏病,律饬胡巫言:“先单于怒曰:‘胡故时祠兵,常言得贰师以社,何故不用?’”于是收贰师。贰师骂曰:“我死必灭匈奴!”遂屠贰师以祠。
世宗孝武皇帝下之下后元元年(癸巳,公元前八八年)
春,正月,上行幸甘泉,郊泰畤;遂幸安定。

《资治通鉴·卷第二十二》是北宋时期司马光主编的一部多卷本编年体史书,它详细记录了从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到后周世宗显德六年(公元959年)之间的历史事件。在这段长达十二年的编年中,包含了许多关于汉武帝的决策和政策,特别是与匈奴关系的部分。

“由是不复出军”反映了汉武帝在处理匈奴问题上的态度转变。在之前,汉武帝为了扩大疆域,曾多次对匈奴进行军事征伐,这导致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消耗,同时也使得民众疲于战争。因此,汉武帝决定不再频繁出击,而是采取了一种休养生息的政策,通过封赏和奖励来鼓励农业生产和经济发展。

汉武帝还特别表彰了两位大臣的贡献。他封田千秋为富民侯,以表示要使百姓休养生息,希望能够增加财富养育百姓。同时,汉武帝任命赵过为搜粟都尉,这是因为赵过能为代田,其耕耘田器皆有便巧,以教民,用力少而得谷多,民皆便之。这些措施表明了汉武帝在农业政策上的调整和重视,希望通过农业的发展来实现国家的稳定和长治久安。

汉武帝对匈奴采取的这一政策也体现了他的远见和智慧。通过休养生息,不仅能够恢复国力,还能够巩固与匈奴的关系,避免因为连续的军事冲突而引发的更大的问题。这种策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汉匈之间的紧张局势,为后来的和平奠定了基础。

汉武帝在《资治通鉴》中的这些决策和政策,不仅仅是对内政的一种调整,更是对中国历史进程的一种深远影响。通过这样的政策,汉武帝成功地实现了国家的长期稳定和发展,为中国的后世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

汉武帝在处理与匈奴的关系上采取的策略,虽然在当时可能是出于战略考虑,但长远来看,这种做法对于国家的发展和民族的团结都有着积极的意义。这种政策的实施,不仅体现了汉武帝的智慧和远见,也为后世留下了深刻的启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