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延年以老病免。五月,己丑,廷尉于定国为御史大夫。
秋,九月,立皇子宇为东平王。
冬,十二月,上行幸萯阳宫、属玉观。
是岁,营平壮武侯赵充国薨。先是,充国以老乞骸骨,赐安车、驷马、黄金,罢就第。朝廷每有四夷大议,常与参兵谋、问筹策焉。
匈奴呼韩邪单于款五原塞,原奉国珍,朝三年正月。诏有司议其仪。丞相、御史曰:“圣王之制,先京师而后诸夏,先诸夏而后夷狄。匈奴单于朝贺,其礼仪宜如诸侯王,位次在下。”太子太傅萧望之以为:“单于非正朔所加,故称敌国,宜待以不臣之礼,位在诸侯王上。外夷稽首称籓,中国让而不臣,此则羁縻之谊,谦亨之福也。《书》曰:‘戎狄荒服,’言其来服荒忽亡常。如使匈奴后嗣卒有鸟窜鼠伏,阙于朝享,不为畔臣,万世之长策也。”天子采之,下诏曰:“匈奴单于称北潘,朝正朔。朕之不德,不能弘覆。其以客礼待之,令单于位在诸侯王上,赞谒称臣而不名。”
杜延年由于年老多病被免职。五月,己丑日,廷尉于定国被任命为御史大夫。
秋季,九月,立皇子刘宇为东平王。
冬季,十二月,皇帝驾临萯阳宫、属玉观。
这一年,营平壮武侯赵充国去世。此前,赵充国因年老而乞求退休,朝廷赐给他安车、驷马、黄金,让他回家。在朝廷上每当讨论对四夷的重大事务时,常会和他一起商议策略。
匈奴呼韩邪单于来到五原塞,表示愿意进贡国宝,并称自己三年来一直朝拜汉朝。朝廷下诏有关部门商议他的礼仪问题。丞相、御史说:“圣明的君王制度,是先在京师之后才到诸夏,再从诸夏之后才到夷狄。匈奴单于入京朝拜,其礼仪应该如同诸侯王那样尊贵,地位在诸侯王之下。”太子太傅萧望之说:“匈奴单于并非接受正朔的天子,所以称为敌国,应当待他以不臣之礼,地位高于诸侯王。外夷叩首称臣,中国则谦让而不称臣,这是羁縻之义,是谦德亨通的福分。《尚书》说:‘戎狄荒服,’是说戎狄蛮夷来朝拜时,行为举止非常失态。如果使匈奴子孙最终能够像鼠窜鸟飞一样地逃跑,那么在朝廷之上没有朝见的荣耀,也不算是背叛臣子,这是万世的长久大计。”皇帝采纳了这一建议,下诏说:“匈奴单于自称北潘,前来朝拜正朔。朕德行不足,不能广施恩泽。因此用客礼对待他,使他的地位高于诸侯王,在朝见时称臣而不直呼其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