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光曰:忠臣之事君也,责其所难,则其易者不劳而正;补其所短,则其长者不劝而遂。孝元践位之初,虚心以问禹,禹宜先其所急,后其所缓。然则优游不断,谗佞用权,当时之大患也,而禹不以为言;恭谨节俭,孝元之素志也,而禹孜孜而言之,何哉!使禹之智足不以知,乌得为贤!知而不言,为罪愈大矣!
匈奴呼韩邪单于复上书,言民众困乏。诏云中、五原郡转谷二万斛以给之。
是岁,初置戊己校尉,使屯田车师故地。
孝元皇帝上初元二年(甲戌,公元前四七年)
春,正月,上行幸甘泉,郊泰畤。乐陵侯史高以外属领尚书事,前将军萧望之、光禄大夫周堪为之副。望之名儒,与堪皆以师傅旧恩,天子任之,数宴见,言治乱,陈王事。望之选白宗室明经有行散骑、谏大夫刘更生给事中,与侍中金敞并拾遗左右。四人同心谋议,劝导上以古制,多所欲匡正;上甚乡纳之。史高充位而已,由此与望之有隙。

资治通鉴·卷二十八·汉纪二十

翻译和注释:

原文

臣光曰:忠臣之事君也,责其所难,则其易者不劳而正;补其所短,则其长者不劝而遂。孝元践位之初,虚心以问禹,禹宜先其所急,后其所缓。然则优游不断,谗佞用权,当时之大患也,而禹不以为言;恭谨节俭,孝元之素志也,而禹孜孜而言之,何哉!使禹之智足不以知,乌得为贤!知而不言,为罪愈大矣!
匈奴呼韩邪单于复上书,言民众困乏。诏云中、五原郡转谷二万斛以给之。
是岁,初置戊己校尉,使屯田车师故地。
孝元皇帝上初元二年(甲戌,公元前四七年)

翻译与解释

  • 忠臣之事君:忠诚的大臣应该首先处理紧急的问题,然后处理次要的问题。
  • 责其所难:责备那些难以立即解决的问题。
  • 其易者不劳而正:这些相对简单的任务不会让人感到劳累,但可以确保正确。
  • 补其所短:补充那些不足之处。
  • 恭谨节俭:恭敬谨慎,生活简朴。
  • 孝元之素志:即孝元帝的一贯愿望或原则。
  • 优游不断:态度悠闲,不急于行动。
  • 谗佞用权:奸佞之人掌权。
  • 时之大患:当时的一个大问题。
  • 不以为言:没有提出批评或建议。
  • 孜孜而言之:勤勉且持续地表达意见。
  • 乌得为贤:怎么可能称得上是贤明的人。
  • 知而不言:知道却不说出口。
  • 罪愈大矣:这是更大的罪行。
  • 匈奴呼韩邪单于:匈奴的呼韩邪单于再次向汉朝上书,报告民众困苦。
  • 诏云中、五原郡:皇帝下诏让云中、五原郡转运粮食二万斛供给他们。
  • 初置戊己校尉:初次设置戊己校尉,让他们在车师故地进行屯田。
  • 初元二年(甲戌,公元四七年):孝元帝即位后的第二个年头。

赏析:

《资治通鉴》作为一部编年的史书,详细记录了汉武帝时期的历史变迁和重要事件。通过这一历史片段,我们可以深刻理解到古代君臣之间的互动方式以及忠臣对国家的重要性。同时,通过对原文的逐句解析,我们还能学习到一些古代汉语的词汇和语法结构,这有助于提高我们的古汉语文言文阅读和理解能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