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章素刚直敢言,虽为凤所举,非凤专权,不亲附凤,乃奏封事,言:“日食之咎,皆凤专权蔽主之过。”上召见章,延问以事。章对曰:“天道聪明,佑善而灾恶,以瑞异为符效。今陛下以未有继嗣,引近定陶王,所以承宗庙,重社稷,上顺天心,下安百姓,此正议善事,当有祥瑞,何故致灾异!灾异之发,为大臣颛政者也。今闻大将军猥归日食之咎于定陶王,建遣之国,苟欲使天子孤立于上,颛擅朝事以便其私,非忠臣也。且日食,阴侵阳,臣颛君之咎。今政事大小皆自凤出,天子曾不壹举手,凤不内省责,反归咎善人,推远定陶王。且凤诬罔不忠,非一事也。前丞相乐昌侯商,本以先帝外属,内行笃,有威重,位历将相,国家柱石臣也,其人守正,不肯屈节随凤委曲;卒用闺门之事为凤所罢,身以忧死,众庶愍之。又凤知其小妇弟张美人已尝适人,于礼不宜配御至尊,托以为宜子,内之后宫,苟以私其妻弟;闻张美人未尝任身就馆也。且羌、胡尚杀首子以荡肠正世,况于天子,而近已出之女也!此三者皆大事,陛下所自见,足以知其馀及它所不见者。凤不可令久典事,宜退使就第,选忠贤以代之!”自凤之白罢商,后遣定陶王也,上不能平;及闻章言,天子感寤,纳之,谓章曰:“微京兆尹直言,吾不闻社稷计。且唯贤知贤,君试为朕求可以自辅者。”于是章奏封事,荐信都王舅琅邪太守冯野王,忠信质直,知谋有馀。以王舅出,以贤复入,明圣主乐进贤也。上自为太子时,数闻野王先帝名卿,声誉出凤远甚,方倚欲以代凤。章每召见,上辄辟左右。时太后从弟子侍中音独侧听,具知章言,以语凤。凤闻之,甚忧惧。杜钦令凤称病出就第,上疏乞骸骨,其辞指甚哀。太后闻之,为垂涕,不御食。上少而亲倚凤,弗忍废,乃优诏报凤,强起之;于是凤起视事。
王章,字仲卿,西汉泰山钜平人(今属山东省泰安市)。他是一位具有强烈正义感和直言敢谏精神的政治家和文学家。以下是关于他的介绍:
早年经历:王章年轻时以文学才华得到提拔,逐渐升至谏大夫,因直言进谏而闻名于朝廷。
官场波折:在元帝时期,王章与御史中丞陈咸共同批评石显,但由于政治斗争,他们遭到陷害,王章甚至一度被减死髡刑,后被免官。
再次起用:成帝时期,王章被重新启用,担任谏大夫,继续其直言进谏的工作。
政治影响:王章的建议虽然受到采纳,但他的官职最终未能恢复。尽管如此,他的直率性格仍然为他赢得了部分朝臣的尊敬。
文化成就:在文化上,王章有著作《守约堂文集》和《随缘堂文稿》。他的文学作品反映了他对道德和政治责任的关注,以及他对社会不公现象的批判。
王章的故事不仅展示了他在政治舞台上的起伏,也揭示了那个时代政治斗争的复杂性。尽管遭受了个人挫折,王章的政治理念和行为对后世仍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