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置酒未央宫,内者令为傅太后张幄,坐于太皇太后坐旁。大司马莽按行,责内者令曰:“定陶太后,籓妾,何以得与至尊并!”彻去,更设坐。傅太后闻之,大怒,不肯会,重怨恚莽;莽复乞骸骨。秋,七月,丁卯,上赐莽黄金五百斤,安车驷马,罢就第。公卿大夫多称之者,上乃加恩宠,置中黄门,为莽家给使,十日一赐餐。又下诏益封曲阳侯根,安阳侯舜,新都侯莽,丞相光,大司空武邑户各有差。以莽为特进、给事中、朝朔望,见礼如三公。又还红阳侯立于京师。
傅太后从弟右将军喜,好学问,有志行。王莽既罢退,众庶归望于喜。初,上之官爵外亲也,喜独执谦称疾;傅太后始与政事,数谏之;由是傅太后不欲令喜辅政。庚午,以左将军师丹为大司马,封高乡亭侯;赐喜黄金百斤,上右将军印绶,以光禄大夫养病;以光禄勋淮阳彭宣为右将军。大司空何武、尚书令唐林皆上书言:“喜行义修洁,忠诚忧国,内辅之臣也。今以寝病一旦遣归,众庶失望,皆曰:‘傅氏贤子,以论议不合于定陶太后,故退,’百寮莫不为国恨之。忠臣,社稷之卫。鲁以季友治乱,楚以子玉轻重,魏以无忌折冲,项以范增存亡。百万之众,不如一贤,故秦行千金以间廉颇,汉散黄金以疏亚父。喜立于朝,陛下之光辉,傅氏之废兴也。”上亦自重之,故寻复进用焉。
诗句:上置酒未央宫,内者令为傅太后张幄,坐于太皇太后坐旁。
译文:汉成帝在未央宫设宴招待傅太后和太皇太后。内者令负责为傅太后布置帷帐,坐在太皇太后旁边。大司马王莽进行视察,责问内者令:“定陶太后是藩妾出身,怎么能和她尊贵的地位相等!”并命令撤去内者令的帐篷,重新安排座位。
赏析:这首诗生动地展现了汉成帝时期的宫廷礼仪和政治斗争。诗中通过描绘内者令为傅太后布幕的场景,体现了汉成帝对傅太后的特殊待遇和尊重。同时,也反映了当时政治斗争的激烈。诗中的“内者令”和“太皇太后”等关键词,揭示了当时的社会等级和权力结构。通过对这些关键词的解释和注释,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诗歌的内容和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