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托傅太后遗诏,令太皇太后下丞相、御史,益封董贤二千户,赐孔乡侯、汝昌侯、阳新侯国。王嘉封还诏书,因奏封事谏曰:“臣闻爵禄、土地,天之有也。《书》云:‘天命有德,五服五章哉!’王者代天爵人,尤宜慎之。裂地而封,不得其宜,则众庶不服,感动阴阳,其害疾自深。今圣体久不平,此臣嘉所内惧也。高安侯贤,佞幸之臣,陛下倾爵位以贵之,单货财以富之,损至尊以宠之,主威已黜,府臧已竭,唯恐不足。财皆民力所为,孝文皇帝欲起露台,重百金之费,克己不作。今贤散公赋以施私惠,一家至受千金,往古以来,贵臣未尝有此,流闻四方,皆同怨之。里谚曰:‘千人所指,无病而死,’臣常为之寒心。今太皇太后以永信太后遗诏诏丞相、御史,益贤户,赐三侯国,臣嘉窃惑。山崩、地动、日食于三朝,皆阴侵阳之戒也。前贤已再封,晏、商再易邑,业缘私横求,恩已过厚,求索自恣,不知厌足,甚伤尊尊之义,不可以示天下,为害痛矣!臣骄侵罔,阴阳失节,气感相动,害及身体。陛下寝疾久不平,继嗣未立,宜思正万事,顺天人之心,以求福祐,奈何轻身肆意,不念高祖之勤苦,垂立制度,欲传之于无穷哉!臣谨封上诏书,不敢露见。非爱死而不自法,恐天下闻之,故不敢自劾。”

资治通鉴·卷三十五·汉纪二十七

上托傅太后遗诏,令太皇太后下丞相、御史,益封董贤二千户,赐孔乡侯、汝昌侯、阳新侯国。

译文:

皇帝声称是接受傅太后的遗诏,命令太皇太后向下委托给丞相和御史,增加董贤二千户的封地,赐予他孔乡侯、汝昌侯、阳新侯的封号。

注释:

上托(tōu):自称。

傅太后:即窦皇后,汉宣帝刘询的生母。

遗诏:太后或皇后在世时发出的诏书。

下:委托。

丞相、御史:指汉朝的三公之一丞相和御史大夫。

益封(yì fēng):增加封地。

二千户:汉代地方行政单位,一万户为一县,两千户为一个侯国。

孔乡侯:指被封为孔乡侯的人。

汝昌侯:指被封为汝昌侯的人。

阳新侯:指被封为阳新侯的人。

王嘉(guāng jiāo):字子高,汉成帝时期的大臣,因上书反对过分奢侈而得罪了皇上,被免官后自杀。

还(huán)诏书:退还给朝廷的诏书。

奏封事谏曰:向朝廷提出建议。

爵禄:封建社会对官员的赏赐和俸禄。

五服: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按距离中央的远近分为五等,每一等之间的距离称为“一服”,五服就是五个等级的距离。

天命有德:上天赋予帝王的德性。

《书》:指《尚书》。

孝文皇帝:汉文帝刘恒。

起露台:兴建宫殿前的亭台楼阁。

重百金之费:花费很多钱。

晏(yàn):晏婴,春秋时齐国宰相。

商(shāng):宋平,战国时燕昭王的大臣。

山崩、地动、日食于三朝:比喻国家出现危机。

阴侵阳:阴阳不调和。

晏、商再易邑:晏婴和宋平先后两次迁任地方官。

业缘私横求:依靠私人关系谋取私利。

求索自恣:自己任意索取。

伤尊尊之义:损害君臣间的礼仪。

不可以示天下:不能向世人展示。

为害痛矣:危害太严重了。

非爱死而不自法:不是怕死而不依法行事。

恐天下闻之,故不敢自劾(hé):害怕让天下人知道,因此不敢自我弹劾。

【赏析】

本句大意为:汉成帝听从傅太后的遗诏,将董贤增加二千户的封地,并赐给他三个侯爵的封号。这是对董贤的褒奖与宠信。

本段通过叙述董贤受封之事,表现了汉成帝对董贤的宠爱与信任,以及他骄纵专权的行为。同时,也揭示了当时朝政腐败、政治黑暗的现状,暗示了汉成帝统治时期的政治危机。

【相关典故】

“山崩、地动、日食”在《资治通鉴》中多次出现,都是形容国家出现危机的预兆。例如,《史记·项羽本纪》中有:“夫以吴越之众,足以造宫阙;借人威柄,足以拒函秦,正所谓‘山崩,石瓦解’,陈胜为之而王,今吴、楚、齐、赵,皆足谋者也。”这里的“山崩、石瓦解”比喻国家的危亡。再如,《汉书·霍光传》中有:“天乃雨,震电晦冥,昼昏,日月星辰皆没,大赦天下。”这里描述了自然灾害带来的严重后果。这些典故都反映了古代人们对于国家安危的关注,以及对自然灾害的恐惧。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