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廷尉梁相治东平王云狱,时冬月未尽二旬,而相心疑云冤狱,有饰辞,奏欲传之长安,更下公卿覆治。尚书令鞫谭、仆射宗伯凤以为可许。天子以为相等皆见上体不平,外内顾望,操持两心,幸云逾冬,无讨贼疾恶主雠之意,免相等皆为庶人。后数月,大赦,嘉荐“相等皆有材行,圣王有计功除过,臣窃为朝廷惜此三人。”书奏,上不能平。后二十馀日,嘉封还益董贤户事,上乃发怒,召嘉诣尚书,责问以“相等前坐不忠,罪恶著闻,君时辄已自劾;今又称誉,云‘为朝廷惜之’,何也?”嘉免冠谢罪。事下将军中朝者,光禄大夫孔光等劾“嘉迷国罔上,不道,请谒者召嘉诣廷尉诏狱。”议郎龚等以为“嘉言事前后相违,宜夺爵土,免为庶人。”永信少府猛等以为“嘉罪名虽应法,大臣括发关械,裸躬就笞,非所以重国,褒宗庙也。”上不听,三月,诏“假谒者节,召丞相诣廷尉诏狱。”
资治通鉴·卷三十五·汉纪二十七赏析
探究古代历史事件及其影响
- 背景概述
- 元寿元年(己未,公元前2年)
- 春季,正月,辛丑朔日食
- 将军、中二千石官员推荐军事人才
- 人物关系
- 傅晏与丁明的任命及关系分析
- 孔乡侯傅晏与阳安侯丁明
- 事件发展
- 诏文发布与举荐军事人才目的
- 日食现象对政局影响
- 政策评价
- 大司马职位重要性与职责范围
- 票骑将军丁明军职角色分析
- 文化意义
- 《资治通鉴》历史文献价值和影响
- 对后世治国理政启示
- 历史影响
- 对汉哀帝政治改革贡献
- 对后世政治制度影响
- 现代应用
- 古代政策借鉴与现代实践对比
- 日食与政治决策联系思考
- 结论
- 元寿元年事件总结与教训
- 历史经验与未来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