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者既到,府掾、史涕泣,共和药进嘉,嘉不肯服。主簿曰:“将相不对理陈冤,相踵以为故事,君侯宜引决。”使者危坐府门上,主簿复前进药。嘉引药杯以击地,谓官属曰:“丞相幸得备位三公,奉职负国,当伏刑都市,以示万众。丞相岂儿女子邪!何谓咀药而死!”嘉遂装,出见使者,再拜受诏;乘吏小车,去盖,不冠,随使者诣廷尉。廷尉收嘉丞相、新甫侯印绶,缚嘉载致都船诏狱。上闻嘉生自诣吏,大怒,使将军以下与五二千石杂治。吏诘问嘉,嘉对曰:“案事者思得实。窃见相等前治东平王狱,不以云为不当死,欲关公卿,示重慎,诚不见其外内顾望,阿附为云验,复幸得蒙大赦。相等皆良善吏,臣窃为国惜贤,不私此三人。”狱吏曰:“苟如此,则君何以为罪?犹当有以负国,不空入狱矣。”吏稍侵辱嘉,嘉喟然仰天叹曰:“幸得充备宰相,不能进贤、退不肖,以是负国,死有馀责。”吏问贤、不肖主名。嘉曰:“贤:故丞相孔光、故大司空何武,不能进;恶:高安侯董贤父子,佞邪乱朝,而不能退。罪当死,死无所恨!”嘉系狱二十馀日,不食,欧血而死。

资治通鉴·汉纪二十七

汉孝哀皇帝元寿元年(己未,公元前2年)

春,正月,辛丑朔,诏将军、中二千石举明习兵法者各一人,因就拜孔乡侯傅晏为大司。

在这一年,汉孝哀皇帝元寿元年,发生了一件重大的历史事件,即皇帝下诏选拔懂得军事和熟悉兵法的人才,并任命孔乡侯傅晏为大司马、卫将军。这不仅是一次人事任命,也是对国家军事战略的一次调整。傅晏的被任命为朝廷所重视,显示了对国家军事力量的重视。

同年还发生了日食,这也是天文学上的一个罕见现象,通常预示着即将到来的变化或某种不祥之兆。然而,尽管天象预示了某种变化,但历史的发展并非完全受自然规律控制,人事决策与政治动态同样扮演着关键角色。在这一年的春天,朝廷通过这样的举措表达了其治国理念及对未来的期望。

本诗不仅记录了当时的政治事件,更体现了古代中国的政治智慧和对天文现象的解读。它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观察和思考历史的窗口,让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那个时代的社会结构和文化氛围。通过对这首诗的深入理解和赏析,可以更好地把握历史发展的脉络,以及其中蕴含的文化价值。

关键词解释:

  • 资治通鉴:这是一部编年体史书,涵盖了中国历史上的许多重要事件和人物事迹。
  • 汉纪二十七:指的是《资治通鉴》中的第二十七卷,记录的是西汉孝哀皇帝元寿元年的历史事件。
  • 相踵以为故事:表示一种沿袭传统的做法或惯例。
  • 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意指无论距离有多远,朋友之间总能相互了解和支持。
  • 丞相幸得备位三公:意指丞相有幸能担任三公之职,这是对官员的一种尊称,也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等级观念。
  • 案事者思得实:意指负责处理事务的人追求真实情况,体现了官员们的责任心和务实精神。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