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郸以北大雨,水出,深者数丈,流杀数千人。
王莽下天凤三年(丙子,公元一六年)
春,二月,乙酉,地震,大雨雪;关东尤甚,深者一丈,竹柏或枯。大司空王邑上书,以地震乞骸骨。莽不许,曰:“夫地有动有震,震者有害,动者不害。《春秋》记地震,《易·系》坤动。动静辟翕,万物生焉。”其好自诬饰,皆此类也。
先是,莽以制作未定,上自公侯,下至小吏,皆不得俸禄。夏,五月,莽下书曰:“予遭阳九之厄,百六之会,国用不足,民人骚动,自公卿以下,一月之禄十緵布二匹,或帛一匹。予每念之,未尝不戚焉。今厄会已度,府帑虽未能充,略颇稍给。其以六月朔庚寅始,赋吏禄皆如制度。”四辅、公卿、大夫、士下至舆、僚,凡十五等。僚禄一岁六十六斛,稍以差增。上至四辅而为万斛云。莽又曰:“古者岁丰穰则充其礼,有灾害则有所损,与百姓同忧喜也。其用上计时通计,天下幸无灾害者,太官膳羞备其品矣;即有灾害,以什率多少而损膳焉。自十一公、六司、六卿以下,各分州郡、国邑保其灾害,亦以十率多少而损其禄。郎、从官、中都官吏食禄都内之委者,以太官膳羞备损而为节。冀上下同心,劝进农业,安元元焉。”莽之制度烦碎如此,课计不可理,吏终不得禄,各因官职为奸,受取赇赂以自共给焉。
诗句:
- 《资治通鉴·卷三十八·汉纪三十》:“邯郸以北大雨,水出,深者数丈,流杀数千人。”
译文:
- 天凤三年(丙子,公元一六年)春天,二月,乙酉日,发生地震,大雪纷飞。关东地区的地震尤为严重,最深的达一丈深,竹柏等树木有的枯萎。大司空王邑上书,以地震为由请求辞职。王莽没有批准他的要求,说:“地有动有震,震者有害,动者无害。《春秋》记载地震,《易·系》中坤动。动静辟翕,万物生焉。”
赏析:
- 这首诗反映了当时社会自然灾害的严重程度以及对人民生活的巨大影响。王莽对灾害的处理方式显示出他对灾情的轻视和对民生问题的关注不足。诗中的“深者一丈”表明当时的地震非常剧烈,而王莽对此的态度则体现了其政治上的短视和无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