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弇从容言于帝,自请北收上谷兵未发者,定彭宠于渔阳,取张丰于涿郡,还收富平、获索,东攻张步,以平齐地。帝壮其意,许之。
十一月,乙未,帝还自春陵。
是岁,李宪称帝,置百官,拥九城,众十馀万。
帝谓太中大夫来歙曰:“今西州未附,子阳称帝,道里阻远,诸将方务关东,思西州方略,未知所在,奈何?”歙曰:“臣尝与隗嚣相遇长安。其人始起,以汉为名。臣愿得奉威命,开以丹青之信,嚣必束手自归。则述自亡之势,不足图也!”帝然之,始令歙使于嚣。嚣既有功于汉,又受邓禹爵署,其腹心议者多劝通使京师,嚣乃奉奏诣阙。帝报以殊礼,言称字,用敌国之仪,所以慰藉之甚厚。
世祖光武皇帝上之下建武四年(戊子,公元二八年)
正月,甲申,大赦。
二月,壬子,上行幸怀;壬申,还雒阳。

诗句:耿弇自告奋勇,请求带兵北上救援,但光武帝不许。

译文与赏析:

耿弇在征召他时表现出极大的勇气,主动请缨表示愿意率军北上救援彭宠和渔阳之围,但他的请求被刘秀拒绝。

【耿弇进击】

耿弇的勇敢和决心体现在他请求北援的行动上,尽管面临反对,他还是表达了自己的意愿。然而,由于皇帝的决策,他的北伐行动并未实现。

【皇帝回应】

光武帝虽然未允其请,但给予了肯定的评价:“君待我厚,何相违?”表明了对耿弇忠诚的认同与对他的期望。

《资治通鉴》原文节选:

耿弇自请北道救上来收,天子壮其意,许之;至,未果下。

此文记录了耿弇的请求以及光武帝的反应,反映出耿弇的勇气与皇帝的矛盾决策。

耿弇(3年~58年),字伯昭,扶风茂陵人,东汉开国元勋、军事家。他不仅是一位英勇善战的军事将领,更是一位有着高尚品德和崇高理想主义的人物。耿弇一生戎马,屡立战功,为东汉的统一立下了赫赫战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