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岑复寇顺阳;遣邓禹将兵击破之。岑奔汉中。公孙述以岑为大司马,封汝宁王。
田戎闻秦丰破,恐惧,欲降。其妻兄辛臣图彭宠、张步、董宪、公孙述等所得郡国以示戎曰:“雒阳地如掌耳,不如且按甲以观其变。”戎曰:“以秦王之强,犹为征南所围,吾降决矣!”乃留辛臣使守夷陵,自将兵沿江溯沔止黎丘。辛臣于后盗戎珍宝,从间道先降于岑彭,而以书招戎曰:“宜以时降,无拘前计!”戎疑臣卖己,灼鱼卜降,兆中坼,遂复反,与秦丰合。岑彭击破之,戎亡归夷陵。
夏,四月,丁巳,上行幸鄴;己巳,幸临平,遣吴汉、陈俊、王梁击破五校于临平。鬲县五姓共逐守长,据城而反;诸将争欲攻之。吴汉曰:“使鬲反者,守长罪也。敢轻冒进兵者斩!”乃移檄告郡使收守长,而使人谢;城中五姓大喜,即相率降。诸将乃服,曰:“不战而下城,非众所及也!”

诗句:资治通鉴 · 卷四十一 · 汉纪三十三

译文:延岑又发动叛乱,攻击顺阳。朝廷派遣邓禹率军击破延岑。延岑逃往汉中。公孙述任命延岑为大司马,封其为汝宁王。

注释:延岑(?-105年),东汉初期的将领,与吴汉等人共同抵抗公孙述,后因形势不利而投降。公孙述(?-18年),字子阳,西汉末年的割据者,后来成为蜀汉的开国皇帝。汝宁王,封邑在今天河南省信阳市附近。

赏析:本诗描述了东汉时期一场重要的战役——邓禹击败延岑的叛乱。延岑曾是公孙述麾下的重要将领,但在形势不利的情况下,他选择了投靠汉军。邓禹则率军击败了延岑,使其逃往汉中。这场胜利不仅稳定了东汉初年的局势,也为后来的北伐奠定了基础。诗中的描写简洁而有力,通过人物和事件展示了战争的残酷性和英雄主义,同时也表达了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关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