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己未,车驾至自长安。
隗嚣遂发兵反,使王元据陇坻,伐木塞道。诸将因与嚣战,大败,各引兵下陇;嚣追之急,马武选精骑为后拒,杀数千人,诸军乃得还。
六月辛卯,诏曰:“夫张官置吏,所以为民也。今百姓遭难,户口耗少,而县官吏职,所置尚繁。其令司隶、州牧各实所部,省减吏员,县国不足置长吏者并之。”于是并省四百馀县,吏职减损,十置其一。
九月,丙寅晦,日有食之。执金吾硃浮上疏曰:“昔尧、舜之盛,犹如三考;大汉之兴,亦累功效,吏皆积久,至长子孙。当时吏职,何能悉治,论议之徒,岂不喧哗!盖以为天地之功不可仓卒,艰难之业当累日也。而间者守宰数见换易,迎新相代,疲劳道路。寻其视事日浅,未足昭见其职,既加严切,人不自保,迫于举劾,惧于刺讥,故争饰诈伪以希虚誉,斯所以致日月失行之应也。夫物暴长者必夭折,功卒成者必亟坏。如摧长久之业而造速成之功,非陛下之福也。愿陛下游意于经年之外,望治于一世之后,天下幸甚!”帝采其言,自是牧守易代颇简。
【诗句】:五月,己未,车驾至自长安。
译文:五月己末日,皇帝从长安返回。
注释:车驾——皇帝的车辆;长安——古都城名,今西安。
【赏析】:此句描述了皇帝回到京城的情景。
【诗句】:隗嚣遂发兵反,使王元据陇坻,伐木塞道。诸将因与角战,大败,各引兵下陇:嚣追之急,马武选精骑为后拒,杀数千人,诸军乃得还。
译文:隗器于是起兵造反,派王元占据陇坻,砍伐树木堵塞道路。各位将领因此和隗嚣作战,大败,各自带领军队下陇。隗嚣追击他们非常急,马武挑选精锐骑兵作为后援,杀死了几千敌人,众军才得以回师。
注释:角战——交战;陇坻——陇山的沙地;马武——东汉初年名将,字子进;精骑——精选的骑兵。
【赏析】:此句描述了隗嚣发兵造反,并和朝廷将领交战,最后被马武击败的故事。
【诗句】:六月辛卯,诏曰:“夫张官置吏,所以为民也。今百姓遭难,户口耗少,而县官吏职,所置尚繁。其令司隶、州牧各实所部,省减吏员,县国不足置长吏者并之。”于是并省四百馀县,吏职减损,十置其一。
译文:六月辛卯日,皇帝下诏书说:“设置官署官员是为了为民服务。现在百姓遭受困难,户数减少,但各县的官吏却很多。命令司隶、州牧各自核实自己的辖区,裁减官员,不足的合并在一起。”于是合并了四百多个县的官吏职位,官员减少了,每十个中只有一个在任职。
注释:张官置吏——设置官职和官员;县国——指县和王国;司隶——古代监察区的长官;州牧——古代地方最高行政长官,即刺史。
【赏析】:此句描述了皇帝下令裁减官吏,合并县份,减轻百姓负担的故事。
【诗句】:九月,丙寅晦,日有食之。执金吾朱浮上疏曰:“昔尧、舜之盛,犹如三考;大汉之兴,亦累功效,吏皆积久,至长子孙。当时吏职,何能悉治,论议之徒,岂不喧哗!盖以为天地之功不可仓卒,艰难之业当累日也。而间者守宰数见换易,迎新相代,疲劳道路。寻其视事日浅,未足昭见其职,既加严切,人不自保,迫于举劾,惧于刺讥,故争饰诈伪以希虚誉,斯所以致日月失行之应也。夫物暴长者必夭折,功卒成者必亟坏。如摧长久之业而造速成之功,非陛下之福也。愿陛下游意于经年之外,望治于一世之后,天下幸甚!”帝采其言,自是牧守易代颇简。
译文:九月丙寅晦日,出现了日食现象。执金吾朱浮上书说:“过去尧舜时代的繁荣昌盛就像连续三次考试;大汉的兴起也是累积了功绩,官吏都是长期任职的人,他们的子孙也得以继承。当时的官吏职责,怎么能全部治理好呢?谈论议论的人,难道不是喧哗吗?大概认为天地间的功德不能仓促完成,艰难的事情需要持续去做才能成功。但是近来地方官员频繁更换,迎接新任官员接任工作,使得人们疲于奔命。考虑到新任官员上任的时间很短,不足以显示出他们的职责,又因为上级对他们施加的压力很大,人们不敢保护自己,害怕遭到弹劾,所以在相互竞争之中都装扮虚假来博取虚名。这就是日月运行失序的原因。事物如果发展过快就会夭折,事情一旦完成就必定会毁坏。如果摧毁了长久积累的事业而急于求成,这不是陛下您的福气。希望陛下能够超越一年的限制考虑问题,把治理天下的目标放在百年之后实现,这是对国家最有利的。”皇帝采纳他的建议,此后地方官员的任命更加精简。
注释:日食——太阳被月亮遮住的现象;尧舜——传说中的两个圣明君主;汉朝——指东汉王朝;朱浮——东汉初年名将;牧守——指地方的郡守或郡太守;游意——思考;望治——期望治理得好;历世——指历代;易代——替换官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