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七月,马武等击烧当羌,大破之,馀皆降散。
山阳王荆私迎能为星者,与谋议,冀天下有变。帝闻之,徙封荆广陵王,遣之国。辽东太守祭肜使偏何讨赤山乌桓,大破之,斩其魁帅。塞外震詟,西自武威,东尽玄菟,皆来内附,野无风尘,乃悉罢缘边屯兵。
东平王苍以为中兴三十馀年,四方无虞,宜修礼乐,乃与公卿共议定南北郊冠冕、车服制度及光武庙登歌、八佾舞数,上之。
好畦愍侯耿弇薨。
世祖光武皇帝下永平二年(己未,公元五九年)
春,正月,辛未,宗祀光武皇帝于明堂,帝及公卿列侯,始服冠冕、玉佩以行事。礼毕,登灵台,望云物。赦天下。
三月,临辟雍,初行大射礼。
冬,十月,壬子,上幸辟雍,初行养老礼;以李躬为三老,桓荣为五更。三老服都纻大袍,冠进贤,扶玉杖;五更亦如之,不杖。乘舆到壁雍礼殿,御坐东厢,遣使者安车迎三老、五更于太学讲堂,天子迎于门屏,交礼;道自阼阶,三老升自宾阶;至阶,天子揖如礼。三老升,东面,三公设几,九卿正履,天子亲袒割牲,执酱而馈,执爵而酳,祝鲠在前,祝饐在后。五更南面,三公进供,礼亦如之。礼毕,引桓荣及弟子升堂,上自为下说,诸儒执经问难于前,冠带搢绅之人圜桥门而观听者,盖亿万计。于是下诏赐荣爵关内侯;三老、五更皆以二千石禄养终厥身。赐天下三老酒,人一石,肉四十斤。上自为太子,受《尚书》于桓荣,及即帝位,犹尊荣以师礼。尝幸太常府,令荣坐东面,设几杖,会百官及荣门生数百人,上亲自执业;诸生或避位发难,上谦曰:“太师在是。”既罢,悉以太官供具赐太常家。荣每疾病,帝辄遣使者存问,太官、太医相望于道。及笃,上疏谢恩,让还爵士。帝幸其家问起居,入街,下车,拥经而前,抚荣垂涕,赐以床茵、帷帐、刀剑、衣被,良久乃去。自是诸侯、将军、大夫问疾者,不敢复乘车到门,皆拜床下。荣卒,帝亲自变服临丧送葬,赐冢茔于首山之阳。子郁当嗣,让其兄子泛;帝不许,郁乃受封,而悉以租入与之。帝以郁为侍中。

{诗句:秋,七月,马武等击烧当羌,大破之,馀皆降散。}

译文:秋季,在七月,马武等人进攻并消灭了烧当羌族,取得了巨大的胜利,其余的人都纷纷投降。

注释:马武,东汉初年名将,跟随光武帝刘秀平定天下,立下赫赫战功。此诗描述了他在七月率领部属进攻烧当羌族,最终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

{诗句:山阳王荆私迎能为星者,与谋议,冀天下有变。帝闻之,徙封荆广陵王,遣之国。辽东太守祭肜使偏何讨赤山乌桓,大破之,斩其魁帅。塞外震詟,西自武威,东尽玄菟,皆来内附,野无风尘,乃悉罢缘边屯兵。}
译文:山阳王刘荆私下迎接擅长占星术的人,并与他谋划,希望天下有变乱发生。皇帝得知后,将他改封为广陵王,并派遣他到自己的封国去居住。辽东太守祭肜派偏何征讨赤山乌桓,将其彻底击败,斩杀了其首领。塞外因此震动恐惧,从西至武威,东至玄菟,都纷纷前来归附,野外不再有战乱的硝烟,于是完全停止了边境上的戍兵。
注释:此部分描述了刘荆和祭肜的行动及其影响,展示了东汉初期的军事成就和安定局面。刘荆的行为反映了他对政治局势的担忧以及对和平的向往;而祭肜则体现了他的军事才能和对国家稳定的重视。

{诗句:东平王苍以为中兴三十馀年,四方无虞,宜修礼乐,乃与公卿共议定南北郊冠冕、车服制度及光武庙登歌、八佾舞数,上之。}
译文:东平王刘苍认为中兴已经有三十年的历史,全国各地都没有忧患,应该修建礼乐,于是他与公卿共同商议确定南北郊的祭祀仪式、冠冕、车服制度以及光武帝的庙堂音乐《登歌》和八佾舞蹈的数量,并将其上奏给皇帝。
注释:刘苍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他通过提出修建礼乐的建议来表达他对国家的关怀和期望,同时强调了文化的重要性。这一举措也显示了他对于国家稳定和发展的深刻理解。

{诗句:好畦愍侯耿弇薨。}
译文:好畦愍侯耿弇去世。
注释:耿弇是东汉初年的名将,他在多次战役中都表现出色,为东汉的统一立下了汗马功劳。他的去世是汉朝历史上的一个悲痛时刻,但他的英勇事迹将永远被后人铭记。

{诗句:世祖光武皇帝下永平二年(己未,公元五九年)春,正月,辛未,宗祀光武皇帝于明堂,帝及公卿列侯,始服冠冕、玉佩以行事。礼毕,登灵台,望云物。赦天下。”三月,临辟雍,初行大射礼。冬,十月,壬子,上幸辟雍,初行养老礼;以李躬为三老,桓荣为五更。}
译文:世祖光武帝在永平二年(己未,公元五九年)开始了他的新年庆典活动。在春天的正月辛末日,他在明堂举行了盛大的祭祀典礼,光武帝和公卿及诸侯们首次戴上了冠冕和佩戴上了玉佩,开始了他们的祭祀活动。祭祀结束后,他们登上了灵台,观看天上的云彩和物体。接着在三月,他们又前往辟雍城,首次实行了大射礼。到了十月,壬子日,他们再次来到辟雍城,初次实行了养老礼。李躬被选为三老,桓荣被任命为五更。
注释:此部分描述了光武帝的一系列重要活动和决策,包括祭祀、登高望远和重要的社会仪式。这些活动不仅体现了他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也是对国家和社会安定的一种承诺和展示。

{诗句:好畦愍侯耿弇薨。}
译文:好畦愍侯耿弇去世。
注释:耿弇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武将,他的英勇善战和忠诚为国家赢得了荣誉。他的故事激励后人勇于担当,为国家和民族的利益奋斗不息。他的去世是东汉历史的一段遗憾,但他的精神将永远激励着人们前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