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七月,丁未,诏曰:“律云:‘掠者唯得榜、笞、立’;又《令丙》,棰长短有数。自往者大狱已来,掠者多酷,钻钅赞之属,惨苦无极。念其痛毒,怵然动心。宜及秋冬治狱,明为其禁。”
八月,甲子,太尉邓彪罢,以大司农郑弘为太尉。
癸酉,诏改元。
丁酉,车驾南巡。诏:“所经道上郡县,无得设储跱。命司空自将徒支柱桥梁。有遣使奉迎,探知起居,二千石当坐。”
九月,辛丑,幸章陵;十月,己未,进幸江陵;还,幸宛。召前临淮太守宛人硃晖,拜尚书仆射。晖在临淮,有善政,民歌之曰:“强直自遂,南阳硃季,吏畏其威,民怀其惠。”时坐法免,家居,故上召而用之。十一月,己丑,车驾还宫。尚书张林上言:“县官经用不足,宜自煮盐,及复修武帝均输之法。”硃晖固执以为不可,曰:“均输之法,与贾贩无异,盐利归官,则下民穷怨,诚非明主所宜行。”帝因发怒切责诸尚书,晖等皆自系狱。三日,诏敕出之,曰:“国家乐闻驳议,黄发无愆。诏书过耳,何故自系!”晖因称病笃,不肯复署议。尚书令以下惶怖,谓晖曰:“今临得谴让,奈何称病,其祸不细!”晖曰:“行年八十,蒙恩得在机密,当以死报。若心知不可,而顺旨雷同,负臣子之义!今耳目无所闻见,伏待死命。”遂闭口不复言。诸尚书不知所为,乃共劾奏晖。帝意解,寝其事。后数日,诏使直事郎问晖起居,太医视疾,太官赐食,晖乃起谢;复赐钱十万,布百匹,衣十领。

汉章帝的治国智慧

在《资治通鉴·卷四十六·汉纪三十八》中,汉章帝刘炟(76年—84年在位)的治理之道展现了他的治国智慧。他面对大狱带来的酷刑和痛苦时,并没有屈服或放弃,而是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来缓解这种局面。例如,在七月诏令中他提到:“律云:‘掠者唯得榜、笞、立’;又《令丙》,棰长短有数。”这表明他开始意识到法律的执行需要有限度,不能过于严苛。此外,他还提倡在秋冬之际处理狱务,以明令禁止酷刑。这些举措都体现了他宽厚治国的理念。

进入八月,汉章帝罢去了太尉邓彪,任命了大司农郑弘接替其职位。此举可能反映了他对之前一些官员滥用职权的不满,以及对新任官员的期待。九月,章帝幸临章陵,这不仅是对自己权力的象征,也是对地方官吏的一种考察和监督。十月,他再次南巡,并诏令“所经道上郡县,无得设储跱。”这显示了他在巡视过程中注重民生和地方实际情况。

十一月,章帝还特别召见朱晖,虽然朱晖因犯法被免职,但他依然被召回朝廷,显示出章帝对于正直官员的尊重与认可。而朱晖则坚持自己的意见,不愿意接受皇帝的恩赐而继续参与政事。这一行为体现了朱晖的刚正不阿和忠诚,也反映了章帝在用人方面的态度——既要用贤才,也要有能抗命直言的官员。

章帝并未因此而停止改革。他在诏书中写道:“国家乐闻驳议,黄发无愆。”这意味着他不仅接受正确的建议,也鼓励提出批评和不同的声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