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月,壬子,诏:“前以妖恶禁锢三属者,一皆蠲除之,但不得在宿卫而已。”
庐江毛义,东平郑均,皆以行义称于乡里。南阳张奉慕义名,往候之,坐定而府檄适至,以义守安阳令,以捧檄而入,喜动颜色,奉心贱之,辞去。后义母死。征辟皆不至,奉乃叹曰:“贤者固不可测。往日之喜,乃为亲屈也。”均兄为县吏,颇受礼遗,均谏不听,乃脱身为佣,岁馀得钱帛,归以与兄曰:“物尽可复得,为吏坐臧,终身捐弃。”兄感其言,遂为廉洁。均仕为尚书,免归。帝下诏褒宠义、均,赐谷各千斛,常以八月长吏差问起居,加赐羊酒。
武威太守孟云上言:“北匈奴复愿与吏民合市。”诏许之。北匈奴大且渠伊莫訾王等驱牛马万馀头来与汉交易,南单于遣轻骑出上郡钞之,大获而还。

《资治通鉴·卷四十六·汉纪三十八》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史书,由北宋的司马光主编。本篇记录了汉章帝时期的一些重要事件和政治决策,其中涉及的人物包括皇帝、地方官员和普通百姓等,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状况。

诗的第一句“资治通鉴 · 卷四十六 · 汉纪三十八”直接引用了原文的标题,表明接下来的内容将围绕这一历史事件展开。第二句提到的“十二月,壬子,诏”则是对这一事件发生的时间的简要说明,而“前以妖恶禁锢三属者,一皆蠲除之”则是对政策的具体描述,即废除之前因犯罪而受到限制自由的人的禁令。第三句“但不得在宿卫而已”则进一步解释了这些被赦免的人的新生活状态,即他们不能再担任朝廷的警卫工作。第四句“庐江毛义,东平郑均,皆以行义称于乡里”提到了两位人物及其在当地的声望,这为接下来的事件埋下了伏笔。最后一句“南阳张奉慕义名,往候之,坐定而府檄适至,以义守安阳令,以捧檄而入,喜动颜色,奉心贱之,辞去”则是描述了张奉对毛义的尊重与最终的离去,展示了人物之间的互动和故事的发展。

译文部分,则将这些诗句翻译成了现代汉语,使得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原文的含义。注释方面,为每句话都提供了详细的解释,帮助读者理解文中的关键信息。例如,对于“资治通鉴 · 卷四十六 · 汉纪三十八”的注释指出了这是一部编年体史书的名字,以及它的重要性和影响。而对于“十二月,壬子,诏”的解释则涉及到了诏令发布的时间、内容以及其对社会的影响。

赏析部分则深入探讨了这篇作品的艺术价值和社会意义。通过比较其他历史资料,作者指出了本篇与其他历史文献的不同之处,并分析了其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和作用。同时,还讨论了作品中反映出的社会价值观和文化观念,以及它们如何影响后世。

通过对这首诗的逐句解读和分析,不仅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原文的意义,还能深入探讨其中的文学价值和社会背景,从而更加全面地把握整个作品的精神内涵。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