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单于长死,单于汗之子宣立,为伊屠于闾鞮单于。
《太初历》施行百馀年,历稍后天。上命治历编、本梵等综校其状,作《四分历》;二月,甲寅,始施行之。帝之为太子也,受《尚书》于东郡太守汝南张酺。丙辰,帝东巡,幸东郡,引酺及门生并郡县掾史并会庭中。帝先备弟子之仪,使酺讲《尚书》一篇,然后修君臣之礼;赏赐殊特,莫不沾洽。行过任城,幸郑均舍,赐尚书禄以终其身,时人号为“白衣尚书”。
乙丑,帝耕于定陶。辛未,幸泰山,柴告岱宗;进幸奉高。壬申,宗祀五帝于汶上明堂;丙子,赦天下。戊寅,进幸济南。三月,己丑,幸鲁,庚寅,祠孔子于阙里,及七十二弟子,作六代之乐,大会孔氏男子二十以上者六十二人。帝谓孔僖曰:“今日之会,宁于卿宗有光荣乎?”对曰:“臣闻明王圣主,莫不尊师贵道。今陛下亲屈万乘,辱临敝里,此乃崇礼先师,增辉圣德;至于光荣,非所敢承。”帝大笑曰:“非圣者子孙焉有斯言乎!”拜僖郎中。
资治通鉴 · 卷四十七 · 汉纪三十九
南单于长死,单于汗之子宣立,为伊屠于闾鞮单于。此句出自《资治通鉴》,讲述的是东汉时期,匈奴的伊屠于闾单于宣继位的历史事件。宣是匈奴伊伐于虑鞮单于之子,在元和元年(85年)湖斜尸逐侯鞮单于去世后,他继承了父位,成为新的单于。这一事件发生在汉朝与北匈奴之间的紧张关系中,标志着双方新一轮的战争或和平协议的开始。
译文:
南单于长死,单于汗的儿子宣立,为伊屠于闾单于。
南单于长死,单于汗之子宣立,为伊屠于闾鞮单于。 [12^] 南单于长逝,其长子宣嗣立,是为伊屠于闾鞮单于。 [13^] 南单于长逝,单于之孙宣嗣位,是为伊屠于闾单于,亦称伊屠于闾鞮单于。 [14^] 南单于长逝世,其子宣被立为新单于,名为伊屠于闾。
注释:
- “南单于”指代中国东汉时期的一个部落首领。
- “长死”表示这位首领已经去世。
- “单于汗之子宣立”表明了宣是该首领的直系后代,并被选为新的单于。
- “为伊屠于闾单于”是对宣即位的正式称谓,体现了他在家族中的地位和对外的称呼。
赏析:
本段记载展示了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政治事件,即一个强大部落的首领去世后,其子女被选定为继承人的过程。这一事件对于理解当时的政治结构和民族关系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仅反映了古代中国的继承制度,也揭示了权力传递背后的文化和社会价值观。通过这段历史的记述,我们可以更好地把握古代中国的政治动态和文化特征,进而对中国古代社会有更深入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