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河南尹张酺,数以正法绳治窦景,及窦氏败,酺上疏曰:“方宪等宠贵,群臣阿附唯恐不及,皆言宪受顾命之托,怀伊、吕之忠,至乃复比邓夫人于文母。今严威既行,皆言当死,不顾其前后,考折厥衷。臣伏见夏阳侯瑰每存忠善,前与臣言,常有尽节之心,检敕宾客,未尝犯法。臣闻王政骨肉之刑,有三宥之义,过厚不过薄。今议者欲为瑰选严能相,恐其迫切,必不完免,宜裁加贷宥,以崇厚德。”帝感共言,由是瑰独得全。窦氏宗族宾客以宪为官者,皆免归故郡。
初,班固奴尝醉骂洛阳令种兢,兢因逮考窦氏宾客,收捕固,死狱中。固尝著《汉书》,尚未就,诏固女弟曹寿妻昭踵而成之。
华峤论曰:固之序事,不激诡,不抑抗,赡而不秽,详而有体,使读之者亹亹而不厌,信哉其能成名也!固讥司马迁是非颇谬于圣人,然其论议,常排死节,否正直,而不叙杀身成仁之为美,则轻仁义,贱守节甚矣!
《资治通鉴》的译文为读者展现了一幅东汉时期的政治画卷,其中张酺的事件尤其引人注目。下面将详细解读张酺在汉和帝永元四年(壬辰,公元92年)的事迹:
- 人物生平:
- 张酺字孟侯,出生于汝南的细阳。他是赵王张敖的后代,其家族历史悠久,封地位于池阳乡后废。
- 少时受业于祖父张充学习《尚书》,师事名儒桓荣,并因其正直的性格和高尚的道德受到皇帝的赏识和重用。
- 事件经过:
- 张酺被派往北匈奴,授予北单于印信绶带,以维护边境的和平与安全。这一举措不仅显示了朝廷对边疆稳定的重视,也体现了对外政策的灵活性与策略性。
- 在执行任务期间,张酺展现出了非凡的勇气和决断力。面对匈奴的挑战,他坚决不退缩,而是采取了积极的防御措施。这种勇气和决心不仅赢得了部下的尊敬和信任,也使汉朝的威严得以彰显。
- 影响评价:
- 张酺的行为不仅维护了国家的利益和尊严,也展示了一位官员的责任和担当。他的行为得到了后世的高度评价,成为了后世官员学习的典范。
- 张酺的故事也被记录在史书中,成为研究东汉历史的重要资料之一。他的事迹提醒后人,无论在何种情况下,都应坚守正义和职责,为国家的繁荣富强贡献力量。
张酺的故事不仅是一个关于个人英勇奋斗的历史故事,更是一个关于忠诚、勇敢与智慧的故事。它激励着人们不断追求卓越,勇于面对挑战。同时,它也提醒人们要时刻铭记历史,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继续为国家的繁荣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