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固,郃之子,少好学,常改易姓名,杖策驱驴,负笈从师,不远千里,遂究览坟籍,为世大儒。每到太学,密入公府,定省父母,不令同业诸生知其为郃子也。
孝安皇帝下永建三年(戊辰,公元一二八年)
春,正月,丙子,京师地震。
夏,六月,旱。
秋,七月,丁酉,茂陵园寝灾。
九月,鲜卑寇渔阳。
冬,十二月,己亥,太傅桓焉免。车骑将军来历罢。
南单于拔死,弟休利立,为去特若尸逐就单于。
帝悉召孙程等还京师。
孝安皇帝下永建四年(己巳,公元一二九年)
春,正月,丙寅,赦天下。
丙子,帝加元服。
夏,五月,壬辰,诏曰:“海内颇有灾异,朝廷修政,太官减膳,珍玩不御。而桂阳太守文砻,不惟竭忠宣畅本朝,而远献大珠以求幸媚,今封以还之!”
五州雨水。
诗句:
- 李固,郃之子。少好学,常改易姓名,杖策驱驴,负笈从师,不远千里,遂究览坟籍,为世大儒。每到太学,密入公府,定省父母,不令同业诸生知其为郃子也。
译文:
李固是李郃的儿子。他年轻时就喜欢学习,常常改变自己的姓名,拄着马鞭骑驴,背着书箱跟随老师学习,不远千里去研究古代的书籍,成为了一位著名的学者。每到太学,他就秘密地进入官府,向父母请安,不让同班的学生们知道他是李郃的儿子。
注释:
- 资治通鉴:这是一部编年体史书,记录了从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开始的历史事件。
- 卷五十一:指的是资治通鉴的第五十一卷。
- 汉纪四十三:指的是汉朝的第四十三卷。
- 李固:这是《后汉书》中的人物,原名李郃。
- 少好学:年轻时就喜欢学习。
- 改易姓名:改变名字。
- 杖策驱驴:拿着马鞭骑着驴。
- 负笈从师:背着书箱跟随老师学习。
- 不远千里:不离开家乡,走了很远的路才来学习。
- 太学:古代的学校,这里指代京城中的学校。
- 密入公府:秘密地进入官府。
- 定省父母:向父母请安。
- 不令同业诸生知其为郃子也:不让同班的学生们知道他是李郃的儿子。
赏析:
这首诗描述了李固从小喜欢学习,改变姓名,远道求学的故事。他不仅在学业上有所成就,还关心家庭和父母的孝顺。诗中通过李固的形象展示了古代学者勤奋好学的精神风貌,以及他在官场上的隐忍低调。整体上,这首诗体现了儒家文化中的孝道、勤学精神和君子风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