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乙亥,京师地震。
烧当羌那离等复反;夏,四月,癸卯,护羌校尉马贤讨斩之,获首虏千二百馀级。
戊午,赦天下。
五月,戊胡,封故济北惠王寿子安为济北王。
秋,八月,太原旱。
孝顺皇帝下永和五年(庚辰,公元一四零年)
春,二月,戊申,京师地震。
南匈奴句龙王吾斯、车纽等反,寇西河;招诱右贤王合兵围美稷,杀朔方、代郡长吏。夏,五月,度辽将军马续与中郎将梁并等发边兵及羌、胡合二万馀人掩击,破之。吾斯等复更屯聚,攻没城邑。天子遣使责让单于;单于本不预谋,乃脱帽避帐,诣并谢罪。并以病征,五原太守陈龟代为中郎将。龟以单于不能制下,逼迫单于及其弟左贤王皆令自杀。龟又欲徙单于近亲于内郡,而降者遂更狐疑。龟坐下狱,免。
大将军商上表曰:“匈奴寇畔,自知罪极。穷鸟困兽,皆知救死,况种类繁炽,不可单尽。今转运日增,三军疲苦,虚内给外,非中国之利。度辽将军马续,素有谋谟,且典边日久,深晓兵要;每得续书,与臣策合。宜令续深沟高壁,以恩信招降,宣示购赏,明为期约。如此,则丑类可服,国家无事矣。”帝从之,乃诏续招降畔虏。商又移书续等曰:“中国安宁,忘战日久。良骑野合,交锋接矢,决胜当时,戎狄之所长而中国之所短也;强弩乘城,坚营固守,以待其衰,中国之所长而戎狄之所短也。宜务先所长以观其变,设购开赏,宣示反悔,勿贪小功以乱大谋。”于是右贤王部抑鞮等万三千口皆诣续降。
资治通鉴·卷五十二·汉纪四十四
春,二月,戊申,京师地震。南匈奴句龙王吾斯、车纽等反,寇西河。招诱右贤王合兵围美稷,杀朔方、代郡长吏。夏,五月,度辽将军马续与中郎将梁并等发边兵及羌、胡合二万馀人掩击,破之。吾斯等复屯聚,攻没城邑。天子遣使责让单于;单于本不预谋,乃脱帽避帐,诣并谢罪。并以病征,五原太守陈龟代为中郎将。龟以单于不能制下,逼迫单于及其弟左贤王皆令自杀。龟又欲徙单于近亲于内郡,而降者遂更狐疑。龟坐下狱,免。
大将军商上表曰:“匈奴寇畔,自知罪极。穷鸟困兽,皆知救死,况种类繁炽,不可单尽。今转运日增,三军疲苦,虚内给外,非中国之利。度辽将军马续,素有谋谟,且典边日久,深晓兵要;每得续书,与臣策合。”帝从之,乃诏续招降畔虏。商又移书续等曰:“中国安宁,忘战日久。良骑野合,交锋接矢,决胜当时,戎狄之所长而中国之所短也;强弩乘城,坚营固守,以待其衰,中国之所长而戎狄之所短也。”宜务先所长以观其变,设购开赏,宣示反悔,勿贪小功以乱大谋。”于是右贤王部抑鞮等万三千口皆诣续降。
赏析
《资治通鉴》是一部记录历史事件的编年体史书,由北宋司马光主编,共294卷,历时十九年完成。该书不仅详细记录了从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到五代后周世宗显德六年(公元959年)的历史事件,还涵盖了十六个朝代的历史变迁。通过这种编年形式,读者可以清晰地了解各个时期的历史发展脉络和重要事件。
在《资治通鉴》中,作者司马光通过丰富的资料搜集和严谨的考据方法,使得每一事件都有详实的背景和解释。例如在描述东汉末年的黄巾起义时,不仅记载了起义的起因、过程和结果,还通过对各方势力的深入剖析,揭示了社会矛盾的激化是起义爆发的根本原因。此外,作者还通过个人对历史的反思,提出了许多具有现实意义的治国理政建议,如如何避免战争带来的破坏,如何处理国家财政危机等问题,这些都体现了《资治通鉴》作为一部历史巨著的社会价值和教育意义。
应用
在当今社会,虽然我们已经无法像古代那样直接阅读《资治通鉴》,但这部历史巨著仍对我们的治理和决策有着深远的影响。《资治通鉴》中的智慧告诉我们,无论是一个国家还是一个组织,都需要有远见卓识的战略家来制定长远的计划和策略。同时,也需要有能够处理突发事件和应对复杂局面的能手。只有不断学习和借鉴历史经验教训,才能在面对挑战时做出正确的决策,实现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资治通鉴》不仅是一本值得一读的历史书籍,更是一本值得我们深入学习和思考的管理学著作。它教会我们如何在动荡不定的时代中找到前进的方向,如何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保持清醒的头脑,以及如何用智慧和勇气去迎接每一个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