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十月,烧当羌那离等三千馀骑寇金城,校尉马贤击破之。
十二月,戊戌朔,日有食之。
大将军商以小黄门南阳曹节等用事于中,遣子冀、不疑与为交友;而宦言忌其宠,反欲陷之。中常侍张逵、蘧政、杨定等与左右连谋,共谮商及中常侍曹腾、孟贲,云:“欲征诸王子,图议废立,请收商等案罪。”帝曰:“大将军父子,我所亲,腾、贲,我所爱,必无是,但汝曹共妒之耳。”逵等知言不用,惧迫,遂出,矫诏收缚腾、贲于省中。帝闻,震怒,敕宦者李歙急呼腾、贲释之;收逵等下狱。
孝顺皇帝下永和四年(己卯,公元一三九年)
春,正月,庚辰,逵等伏诛。事连弘农太守张凤、安平相杨皓,皆坐死。辞所连染,延及在位大臣。商惧多侵枉,乃上疏曰:“《春秋》之义,功在元帅,罪止首恶。大狱一起,无辜者众,死囚久系,纤微成大,非所以顺迎和气,平政成化也。宜早讫章,以止逮捕之烦。”帝纳之,罪止坐者。二月,帝以商少子虎贲中郎将不疑为步兵校尉。商上书辞曰:“不疑童孺,猥处成人之位。昔晏平仲辞鄁殿以守其富,公仪休不受鱼飧以定其位。臣虽不才,亦愿固福禄于圣世!”上乃以不疑为侍中、奉车都尉。
资治通鉴·汉纪四十四
孝献皇帝乙初平二年(辛未,公元一九一年)
冬,十月,烧当羌那离等三千馀骑寇金城,校尉马贤击破之。
译文:冬季,十月,烧当羌那离等人带领三千余名骑兵袭击金城,被校尉马贤击败。
赏析:此诗反映了东汉时期的边疆危机和民族矛盾,揭示了统治者的无能及对边疆少数民族的轻视。同时,也体现了战争的残酷性和无情性,以及人民生活的艰辛和无助。诗中通过描述烧当羌那离等人的进攻,突显了朝廷的军事力量不足,以及将领的无力回天。最后,马贤校尉的英勇表现与那离等的攻击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进一步突出了朝廷军队的不足和将领的英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