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辰,京师地震。
夏,四月,甲辰,孝崇皇后匽氏崩;以帝弟平原王石为丧主,敛送制度比恭怀皇后。五月,辛卯,葬于博陵。
秋,七月,庚辰,日有食之。
冬,十月,乙亥,京师地震。
十一月,司空黄琼免。十二月,以特进赵戒为司空。
孝质皇帝永兴元年(癸巳,公元一五三年)
春,三月,丁亥,帝幸鸿池。
夏,四月,丙申,赦天下,改元。
丁酉,济南悼王广薨;无子,国除。
秋,七月,郡、国三十二蝗,河水溢。百姓饥穷流冗者数十万户,冀州尤甚。诏以侍御史硃穆为冀州刺史。冀部令长闻穆济河,解印绶去者四十馀人。及到,奏劾诸郡贪污者,有至自杀,或死狱中。宦者赵忠丧父,归葬安平,僭为玉匣;穆下郡案验,吏畏其严,遂发墓剖棺,陈尸出之。帝闻,大怒,征穆诣廷尉,输作左校。太学书生颍川刘陶等数千人诣阙上书讼穆曰:“伏见弛刑徒硃穆,处公忧国,拜州之日,志清奸恶。诚以常侍贵宠,父兄子弟布在州郡,竞为虎狼,噬食小民,故穆张理天纲,补缀漏目,罗取残祸,以塞天意。由是内官咸共恚疾,谤讟烦兴,谗隙仍作,极其刑谪,输作左校。天下有识,皆以穆同勤禹、稷而被共、鲧之戾,若死者有知,则唐帝怒于崇山,重华忿于苍墓矣!当今中官近习,窃持国柄,手握王爵,口衔天宪,运赏则使饿隶富于季孙,呼噏则令伊、颜化为桀、跖;而穆独亢然不顾身害,非恶荣而好辱,恶生而好死也,徒感王纲之不摄,惧天网之久失,故竭心怀忧,为上深计。臣愿黥首系趾,代穆校作。”帝览其奏,乃赦之。

诗三首

《京师地震》

震落皇宫瓦,声传万里遥。
百姓忧心切,天子忧未了。

译文

在京城发生地震后,宫殿的琉璃瓦纷纷坠落,震耳欲聋的声音传遍整个京都。
百姓们心中忧虑不安,而皇上也深感担忧,不知道灾情究竟会发展到何种程度。

赏析

这首诗反映了地震发生时的情景,表达了对人民安危的担忧以及对皇帝关切之情。语言简洁明了,情感真挚动人,具有很强的画面感和感染力。通过对地震这一自然灾害的描绘,诗人展现了当时社会的动荡和人民的苦难,同时也体现了作者对人民疾苦的深切同情以及对国家未来的深深忧虑。

《长安秋雨》

长安街头湿,落叶满地铺。
行人匆忙走,衣裳皆成泥。
独怜秋色美,却叹时光飞。

译文

长安城的街道被雨水浸湿,落叶铺满了地面,行人匆匆行走,衣服都沾满了泥土。
只有秋天的景色如此美丽,但转眼间,美好的时光却如流水般逝去。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秋雨中长安城的街景和行人的行踪,表现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以及对时间流逝的惋惜。通过细腻的描写,诗人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充满诗意的秋日场景,让人感受到季节更替带来的变化和生命的短暂。同时,诗人还通过对比“独怜秋色美”与“却叹时光飞”来表达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感慨,使作品具有深刻的哲理意味。

《冀州士人》

冀州才子多,文章显英豪。
一朝遭变故,命运难自操。

译文

冀州的士人多才多艺,他们的文采和才华都十分出众,被誉为英雄豪杰。
然而,一旦遭受变故,他们的命运往往难以自主掌握,只能任凭时运的摆布。

赏析

这首诗以冀州士人为主角,讲述了他们才华横溢、备受赞誉的故事。然而,在遭遇变故时,他们的命运却变得无法掌控。这种对比突出了人生的无常和命运的不可预测性,同时也表达了对士人处境的同情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通过对冀州士人的描绘,诗人展现了他们面对困境时的无奈和挣扎,使作品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