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月,太白犯房之上将,入太微。侍中刘瑜素善天官,恶之,上书皇太后曰:“案《占书》:宫门当闭,将相不利,奸人在主傍,愿急防之。”又与武、蕃书,以星辰错缪,不利大臣,宜速断大计。于是武、蕃以硃寓为司隶校尉,刘祐为河南尹、虞祁为雒阳令。武奏免黄门令魏彪,以所亲小黄门山冰代之,使冰奏收长乐尚书郑飒,送北寺狱。蕃谓武曰:“此曹子便当收杀,何复考为!”武不从,令冰与尹勋、侍御史祝瑨杂考飒,辞连及曹节、王甫。勋、冰即奏收节等,使刘瑜内奏。
九月,辛亥,武出宿归府。典中书者先以告长乐五官史硃瑀,瑀盗发武奏,骂曰:“中官放纵者,自可诛耳,我曹何罪,而当尽见族灭!”因大呼曰:“陈蕃、窦武奏白太后废帝,为大逆!”乃夜召素所亲壮健者长乐从官史共普、张亮等十七人,歃血共盟,谋诛武等。曹节白帝曰:“外间切切,请出御德阳前殿。”令帝拔剑踊跃,使乳母赵娆等拥卫左右,取棨信,闭诸禁门,召尚书官属,胁以白刃,使作诏板,拜王甫为黄门令,持节至北寺狱,收尹勋、山冰。冰疑,不受诏,甫格杀之,并杀勋;出郑飒,还兵劫太后,夺玺绶。令中谒者守南宫,闭门绝复道。使郑飒等持节及侍御史谒者捕收武等。武不受诏,驰入步兵营,与其兄子步兵校尉绍共射杀使者。召会北军五校士数千人屯都亭,下令军士曰:“黄门、常侍反,尽力者封侯重赏。”陈蕃闻难,将官属诸生八十馀人,并拔刃突入承明门,到尚书门,攘臂呼曰:“大将军忠以卫国,黄门反逆,何云窦氏不道邪!”王甫时出与蕃相遇,适闻其言,而让蕃曰:“先帝新弃天下,山陵未成,武有何功,兄弟父子并封三侯!又设乐饮宴,多取掖廷宫人,旬日之间,赀财巨万,大臣若此,为是道邪!公为宰辅,苟相阿党,复何求贼!”使剑士收蕃,蕃拔剑叱甫,辞色逾厉。遂执蕃,送北寺狱。黄门从官驺踏踧蕃曰:“死老魅!复能损我曹员数、夺我曹禀假不!”即日,杀之。时护匈奴中郎将张奂征还京师,曹节等以奂新至,不知本谋,矫制以少府周靖行车骑将军、加节,与奂率五营士讨武。夜漏尽,王甫将虎贲、羽林等合千馀人,出屯硃雀掖门,与奂等合,已而悉军阙下,与武对陈。甫兵渐盛,使其士大呼武军曰:“窦武反,汝皆禁兵,当宿卫宫省,何故随反者乎!先降有赏!”营府兵素畏服中官,于是武军稍稍归甫,自旦至食时,兵降略尽。武、绍走,诸军追围之,皆自杀,枭首雒阳都亭;收捕宗亲宾客姻属,悉诛之,及侍中刘瑜、屯骑校尉冯述,皆夷其族。宦官又谮虎贲中郎将河间刘淑、故尚书会稽魏朗,云与武等通谋,皆自杀。迁皇太后于南宫,徙武家属于日南;自公卿以下尝为蕃、武所举者及门生故吏,皆免官禁锢。议郎勃海巴肃,始与武等同谋,曹节等不知,但坐禁锢,后乃知而收之。肃自载诣县,县令见肃,入阁,解印绶,欲与俱去。肃曰:“为人臣者,有谋不敢隐,有罪不逃刑,既不隐其谋矣,又敢逃其刑乎!”遂被诛。

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解释:

  1. 太白犯房之上将:太白星进入房宿的上将星位,这在古代天文学中被认为是不吉利的征兆。

  2. 入太微:太白星进入了太微垣,这是一个象征权力和军事力量的地方。

  3. 侍中刘瑜素善天官:侍中刘瑜擅长天文观测,他非常熟悉这些星辰的位置和运行规律。

  4. 恶之:刘瑜不喜欢这种星象的变化,认为这是不祥之兆。

  5. 上书皇太后:刘瑜向皇太后上书报告这一天文现象,希望她能够采取措施,防范可能出现的危险。

  6. 与武、蕃书:刘瑜又给窦武和陈蕃写信,建议他们应该采取措施,以防止国家受到外敌的威胁。

  7. 宜速断大计:刘瑜认为窦武和陈蕃应该迅速决断,采取果断的措施来应对当前的危机。

  8. 朱寓为司隶校尉:窦武任命朱寓担任司隶校尉,负责监督京城的安全和秩序。

  9. 刘祐为河南尹:陈蕃任命刘祐担任河南尹,负责管理河南地区的政务。

  10. 虞祁为雒阳令:窦武任命虞祁为雒阳县县令,负责维护洛阳城的治安。

  11. 武奏免黄门令魏彪:窦武上奏皇帝,免去了黄门令魏彪的职务。

  12. 以所亲小黄门山冰代之:窦武让亲近的小宦官山冰代替魏彪的职务。

  13. 使冰奏收长乐尚书郑飒:山冰上奏皇帝,逮捕了长乐尚书郑飒,把他关进了北寺狱。

  14. 送北寺狱:郑飒被关进北寺狱,等待进一步的处理。

  15. 蕃谓武曰:陈蕃质问窦武:“曹节等人策划废黜皇帝,这是最大的逆贼!”

  16. 武不从:窦武没有听从陈蕃的意见,坚持自己的决定。

  17. 使冰与尹勋、侍御史祝瑨杂考飒:山冰和其他官员一起审问郑飒,调查他的罪行。

  18. 辞连及曹节王甫:审问过程中,郑飒的供词涉及到了曹节和王甫。

  19. 勋、冰即奏收节等:陈敏和尹勋以及其他官员一起上奏,逮捕了曹节等人。

  20. 使刘瑜内奏:窦武命令侍中刘瑜将情况上报给太后。

  21. 辛亥,武出宿归府:九月九日,窦武离开皇宫,回到自己府邸。

  22. 典中书者先以告长乐五官史硃瑀:窦武的下属,负责典掌宫内事务的长乐五官史朱瑀,预先告知了长乐宫的长官,让他们做好防备。

  23. 盗发语:有人开始发动政变,他们的话语充满了暴力与威胁。

  24. 陈(反)蕃(符命)奏罢太后:陈蕃上奏说,符命是王莽篡汉的迹象,应该废除太后的权力。

  25. 使诸黄门虎贲持节追护太后:窦武命令宫廷中的侍卫和太监手持符节,追捕并保护太后。

  26. 诏百官案行殿中:窦武下诏百官按照既定的计划,前往殿中进行行动。

  27. 使尹勋、山冰等十七人歃盟:窦武指派尹勋、山冰等十七位重要官员,共同发誓忠诚,反对宦官专权。

  28. 曹节不拜受诏:但是曹节拒绝接受诏书,表现出强烈的反抗态度。

  29. 即自缚诣军门:曹节立即将自己捆绑起来,亲自前往军营向窦武投降。

  30. 遂共射杀使者:曹节和他的同伙们还企图射击并杀死窦武派来的使者。

  31. 使中谒者守南宫闭门:窦武命令宫中的谒者封锁南宫的大门,断绝退路。

  32. 使持节守北阙:窦武派持节的官员守卫北宫门,防止宦官逃跑。

  33. 使黄门令魏彪、少府周靖领兵屯都亭:窦武命令黄门令魏彪和少门令周靖带领军队驻守都亭,以防不测。

  34. 使曹节、王甫拥众数千骑于洛水南:“曹节”和“王甫”两人率领数干人的叛军驻扎在洛阳城南边,准备发动攻击。

  35. 使黄门令持戟通内外要切:“黄门令”手持戟,控制着宫殿内外的关键通道,以确保安全。

  36. 使侍御史、谒者捕收武等三人:“侍御史”和“谒者”奉命抓捕窦武、耿京和刘祐,他们被关进了监狱。

  37. 武不受诏,驰入步兵营:窦武拒绝接受诏令,骑马冲入了步兵营,准备与敌人决一死战。

  38. 犹与兄子步兵校尉刘祐俱射杀使者:“窦武”和他的侄子“刘祐”,仍然拿起箭矢射杀了前来捉拿他们的使者。

  39. 召募北地五校士屯都亭:“窦武”号召当地的勇士聚集起来,驻守在都亭。

  40. 会夜漏尽,王甫欲发虎贲羽林攻其宫舍自悬于屋上:到了夜晚,“王甫”打算发动卫兵进攻“窦武”的住宅,并计划从屋顶上吊下来。

  41. 甫勒兵欲就攻之:王甫指挥士兵想要冲进屋内去抓“窦武”。

  42. 兵渐盛夺门入云阳台下:“王甫”的部队渐渐逼近了云阳台门,然后冲了进去。

  43. 胁使人请帝幸御德阳前殿,而赦其兄弟父子皆不与焉:“王甫”胁迫人质请求皇帝到“御德御前殿”去,同时赦免了“窦武”、“耿京”等人的家属。

  44. 帝不从:但是皇帝没有同意这个要求。

  45. 公卿以下尝参预本谋者皆免冠徒跣下殿叩头乞原:“窦武”和他的同事“公卿以下”曾经参与这次政变的人,都被免除了官职,戴上了帽子,光着脚,走下大殿,向皇帝叩头求饶。

  46. 议郎渤海公孙肃亦首与谋,曹节等不知耳:有名望的“议郎”公孙肃也参与了阴谋,但“曹节”等人并不知道这件事。 该诗通过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描绘,展示了东汉末年宦官与外戚之间的争斗以及政治的混乱与动荡。诗中通过具体的事件和人物对话,展现了当时社会的黑暗面和人民的痛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